读知识>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三不朽

三不朽

旧谓立德、立功、立言为三项不朽之事。《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主谓 不朽,永不磨灭。立德、立功、立言是永恒的事业。语本《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大(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宋·杨万里《跋写真刘敏叔八君子图》:“古人~,诸老一一中。”△现可作对德高望重的死者的褒辞。


【词语三不朽】  成语:三不朽汉语词典:三不朽

猜你喜欢

  • 五令三申

    同“三令五申”。清无名氏《偷甲记.甲圆》:“紧叮咛五令三申,紧叮咛五令三申,誓从兹永遵文宪。”

  • 燕公视草

    《新唐书.张说传》载:张说唐玄宗时历任凤阁舍人、兵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左丞相等官职,封燕国公。说善为文,尤善起草诏书。朝廷述作,多出其手。与苏颋(封许国公)齐名,人称“燕 许大手笔”。后以“燕公

  •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领导人本身的行为正当,不发命令,事情也能行得通;如果他本身的行为不正当,即使三令五申,老百姓也不会信从。语出《论语.子路》:“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资治通鉴.齐纪.明帝建

  • 羲和御

    《楚辞》战国楚.屈原《离骚》:“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东汉.王逸注:“羲和,日御也。”御,又作驭。羲和是神话中为太阳赶车的人。因太阳运行意味时间,太阳又象征皇帝。后常用作咏岁月流逝的典故,也

  • 上行下效

    上面的人怎么做,下而的人也跟着学样。多用作贬义。汉代班固《白虎通.三教》:“教者,效也。上为之,下效之。”《旧唐书.贾曾传》:“上行下效,淫俗将成。败国乱人,实由兹起。”并列 效,仿效,跟着学。上边的

  • 搘龟

    同“搘床龟”。清吴锡麒《折桂令.念君恩》曲:“床要搘龟,俸将割鸡,耕待租牛。”【词语搘龟】   汉语大词典:搘龟

  • 踏花归去马蹄香

    宋.左圭《百川学海》:“徽宗时试画《踏花归去马蹄香》,有一名画,但扫数蝴蝶,飞逐马蹄而已,便表得马蹄香出也。”原为画名,后用以借喻画图构思巧妙。

  • 三昧

    36 ① 佛家语,梵文的音译。意为排除杂念,保持心境的寂静。《智度论》卷七:‘善心一处不动,是名三昧。”后转而为解脱束缚的意思。唐代李肇《翰林志》:“每下直出门,相谑谓之小三昧,出银台乘马,谓之大三

  • 十年窗下

    形容科举时代闭门苦读时间之长。金代刘祁《归潜志》卷七:“南渡后疆土狭隘,止河南、陕西,故仕进调官,皆不得遽。入仕或守十余载,号重复累,往往归耕或教小学养生。故当时有云:‘古人谓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

  • 断肠词

    词集名。南宋女词人朱淑真作。一卷。淑真为钱塘(今杭州)女子,自称幽棲居士。因自伤身世,故以“断肠”名其词。今存《断肠词》共二十九首,真伪夹杂。有明毛晋汲古阁刻《诗词杂俎》本、清王鹏运《四印斋所刻词》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