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三更半夜

三更半夜

此典为赵昌言等通宵狂饮事。后指夜饮。赵昌言(945或955-1009年),字仲谟,一作幼谟,宋汾州孝义(今属山西)人。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举进士,通判鄂州,历知青州,知制诰。雍熙中,出知天雄军(大名府)。当时宋朝北部边疆的形势是,宋太宗在取得平北汉之役的胜利后,太平兴国四年(979年),率军北征,进攻幽州,结果以失败告终。雍熙三年至四年(986-987年),再次进攻幽州。枢密副使张宏为保官职,对朝廷政事循规蹈矩,缄口不言。而赵昌言多次上书,陈述边防战事,因此宋太宗封他为左谏议大夫,代替张宏为枢密副使,迁为工部侍郎。当时,盐铁副使陈象舆和赵昌言关系很好,知制诰胡旦、度支副使董俨与赵昌言是同年进士及第,右正言梁颢是赵昌言知天雄军(大名府)时的幕僚。四人每天在赵昌言府中聚会,下棋、喝酒,至到夜分才肯归去,巡夜官吏常常守候在他们马前催促起身。因此,京都人称之为“陈三更,董半夜。”当时有一个以抄书为生的人,叫翟颍。性情险诈、狂妄,与胡旦很亲热。胡旦写了一篇自吹自擂、浮夸狂妄的文辞,让翟颍以唐朝马周的名义呈上朝廷。其中多处诋毁朝政,自荐为大臣,还列举朝中数十人说可以为公辅,希望赵昌言在朝中作内应给予支持。开封府尹陈王元僖查访到此事的内情后上奏朝廷,于是命将翟颍逮捕入狱。经过审讯,将赵昌言贬为崇信军节度行军司马;翟颍受杖刑,黥面后流放海岛,终身被禁锢。太宗笑着说:“半夜之会的事,以后不会再有了。”x

【出典】:

宋史》卷267《赵昌言传》9195页:“河朔(shuò硕,泛指黄河以北)用兵,枢密副使张宏循默守位,昌言多条上边事,太宗即以昌言为左谏议大夫,代宏为枢密副使,迁工部侍郎。时盐铁副使陈象舆与昌言善,知制诰胡旦、度支副使董俨皆昌言同年,右正言梁颢(hào浩)尝在大名幕下。四人者,日夕会昌言之第。京师为之语曰:‘陈三更,董半夜。’有佣书翟颍,性险诞,与旦狎(xiá,匣,亲近,亲热,不庄重),但为作大言之辞,使颍上之,为颍改姓名马周,以为唐马周复出也。其言多毁时政,自荐为大臣,及历举数十人皆公辅器,期吕言为内应。陈王尹开封,廉知以闻,诏捕颍系狱,鞠(jū据,审讯)之,尽得其状。昌言坐贬崇信军节度行军司马,颍杖脊黥(qíng晴,古代在犯人脸上刺刻涂墨的刑罚。也叫墨刑。)面,流海岛,禁锢终身。”

【例句】:

宋·文莹《玉壶清话》卷5:“赵参政昌言,汾人,太宗……擢为枢密副使。是时陈象舆、董俨俱为盐铁副使,胡旦为知制诰,尽同年生,俱少年,为一时名俊。梁颢又尝与公同幕。五人者旦夕会饮于枢第,棋觞(shāng伤,古代喝酒器具)弧(hú胡,木弓)矢,未尝虚日。每每乘醉夜分方归,金吾吏(巡夜官吏)逐夜候马首声诺。象舆醉,鞭揖(yī衣,拱手礼)其吏曰:‘金吾不惜夜,玉漏(古代玉制的滴水计时的仪器)莫相催。’都人谚曰:‘陈三更,董半夜。’赵公因是坐贬崇信军司马……诏乘疾置赴中书。太宗笑谓公曰:‘半夜之会,不复有之。’” 明·臧晋叔《元曲选》载武汉臣《包待制智赚生金阁杂剧》第三折:“这城隍庙是鬼窝儿里。三更半夜,只是娄青一个人自去,怕人设设的。怎好?”


并列 更,晚间计时单位,每二小时为一更,每夜为五更。三更,半夜,约晚上十二小时左右。形容时间已晚。元·武汉臣《生金阁》3折:“~,只是娄青一个人去,怕人设设的。”※更,不读作gèng。△用于夜间时刻的估计。也作“半夜三更”。


【词语三更半夜】  成语:三更半夜汉语词典:三更半夜

猜你喜欢

  • 雍门鼓琴

    雍门:战国齐人,复姓雍门,名周,雍门善于鼓琴。曾借鼓琴游说齐国孟尝君,使孟尝君感受至深。汉刘向《说苑.善说》:“雍门子周以琴见乎孟尝君。孟尝君曰:‘先生鼓琴亦能令文悲乎?’……雍门子周引琴而鼓之,徐动

  • 禾生耳

    同“禾头生耳”。南唐李建勋《闲出书怀》诗:“溪田雨涨禾生耳,原野莺啼黍熟时。”【词语禾生耳】  成语:禾生耳汉语大词典:禾生耳

  • 十洲

    旧题汉.东方朔《海内十洲记》:“汉武帝既闻王母说:八方巨海之中,有祖洲、瀛洲、玄洲、炎洲、长洲、元洲、流洲、凤麟洲、聚窟洲。有此十洲,乃人迹所稀绝处。”“十洲”,是古代神话传说中海上仙人所居之地。后因

  • 诜桂

    源见“郤诜丹桂”。本指科举登高第者。泛指练达能干的官吏。唐杜牧《洛下送张曼容赴上党召》诗:“七叶汉貂真密近,一枝诜桂亦徒然。”【词语诜桂】   汉语大词典:诜桂

  • 陶翁琴

    同“无弦琴”。宋陈瓘《醉蓬莱》词:“远老池边,陶翁琴里,此情何极!”

  • 剑挂孤松

    参见“季札挂剑”。

  • 黄向访主

    《太平御览》卷四二五引谢承《后汉书》曰:“黄章字文章,为性廉洁,尝(原作常)步行于路中,得金玑一囊,可值二百余万,募求得其主而还之。”黄向拾金不昧,品格廉洁。后因用为咏廉士之典。唐.李瀚《蒙求》:“黄

  • 橘中二老

    源见“橘中戏”。指传说中在橘中对弈的二仙翁。用以祝人寿考。宋刘辰翁《内家娇.寿王城山》词:“看花外小车,出长生洞,橘中二老,斗智琼 黄。”

  • 君子违不适仇国

    违:离开。适:往。仇国:即敌国。 君子离开祖国,也不到敌国去。语出《左传.哀公八年》:“公山不狃曰:‘君子违不适仇国。’”《资治通鉴.汉纪.献帝建安八年》:“袁尚自将攻袁谭,谭遣辛毗诣曹操请救。刘表

  • 暗香疏影

    宋.林逋(林和靖)山园小梅诗之一:“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千古传为咏梅佳句。林诗原描写梅花的香味与姿态,后“暗香疏影”遂为梅花的代词。亦作“疏影暗香”。清.陈忱《水浒后传》第十四回:“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