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上天之载,无声无臭

上天之载,无声无臭

载:事。臭:气息,气味。 老天爷行事的时候,既无声音,也无气味。 意谓天道幽微玄妙,难以被人感知和认识。语出《诗.大雅.文王》:“上天之载,无声无臭。”孔颖达疏:“上天所为之事,无声音,无臭味,人耳不闻其声音,鼻不闻其香臭。”唐.魏征《九成宫醴泉碑铭》:“上天之载,无臭无声,万类资治,品物流行。”也单引〔无声无臭〕。形容默默无闻。严复《论中国之阻力与离心力》:“亦终有小康之一日,必不至无声无臭,全种沦胥。”茅盾《动摇.八》:“并且又惋惜于城里的妇女运动反而无声无臭,有落后的现象。”


猜你喜欢

  • 西子捧心

    源见“东施效颦”。谓美女之病态,愈增其妍。唐李瀚《蒙求》:“西子捧心,孙寿折腰。”欧阳山《苦斗》五六:“心气痛的美人儿更好看!从前西子捧心,不是传为千古佳话么?”主谓 传说,西施病发时捧心,更增妍态。

  • 于我何有哉

    对我有什么呢? 表示外界事物对自己没有什么作用。语出《乐府诗集.杂曲歌谣一.击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何力于我哉?”冯惟讷《诗纪》前集卷一注:“‘帝何力于我哉’,一作‘帝

  • 眼中物

    同“眼中钉”。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建炎元年三月》:“时金人在南薰门,谓吕好问曰:‘康王我眼中物,当以五千骑取之。’”【词语眼中物】   汉语大词典:眼中物

  • 水非石凿,而能人石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卷三):“孟门,即龙门之上口也。实为河之巨阨(è阻塞),兼孟门津之名矣。此石经始禹凿,河中漱广,夹岸崇深,倾崖反捍,巨石临危,若坠复倚。古之人有言:‘水非石凿,而能入石。

  • 分我杯羹

    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记》:“当此(楚汉相争)时,彭越数反梁地,绝楚粮食,项王患之。为高俎(载牲之礼器),置太公(刘邦之父)其上,告汉王(刘邦)曰:‘今不急下(赶快投降),吾烹太公。’汉王曰:‘吾与

  • 谢公笺

    纸名。三国吴人谢景所制的笺纸。明陈耀文《天中记》:“纸以人得名者,有谢公,有薛涛。所云谢公者,富春谢司封景,初创笺样,以便尺书,因以为名。”【词语谢公笺】   汉语大词典:谢公笺

  • 甘棠

    《诗经.召南.甘棠.序》:“《甘棠》美召伯(即周时召公姬奭,为西伯)。召伯之教,明于南国。”其《甘棠》诗曰:“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音bá,止于草舍中)!蔽芾甘棠,勿剪勿败。召伯所憩!蔽芾甘棠

  • 桐乡葬

    参见:桐乡吏

  • 司空经惯

    同“司空见惯”。宋吴文英《婆罗门引.为怀宁赵仇香赋》词:“奈司空经惯,未畅高情。”

  • 拉朽摧枯

    ①比喻易于打垮对方。《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一》: “以吾愤激之众,击彼骄惰之师,拉朽摧枯,未云其易,解围定霸,在此一役。” ②借指打击年高体衰之人。宋陆游《上丞相参政乞宫观启》: “拉朽摧枯,竟为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