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东方三千牍

东方三千牍

牍(dú独):古代写字用的木片。此典指东方朔向汉武帝上奏牍,求得任用之事。后以此典指向帝王上书、呈奏和求得任用。东方朔(前154——前93年),字曼倩,平原厌次(今山东惠民县)人,性诙谐滑稽,善辞赋,爱好古籍经术,博学多览。汉武帝初即位,征举方正贤良材力之士,东方朔初到长安(今陕西西安),到主管上书的公车官署递上自己的奏牍,共用了3千枚木片。公车府派两个人共同抬他的奏牍,刚好抬得起来。汉武帝到尚方署读那些报告,每次读一段后,便在奏牍上划个记号,读了两个月才读完。下诏令任命东方朔为郎(皇帝侍从)官,经常在宫内听候差遣。此典又作“上书金马”、“汉庭三千牍”、“三千牍”、“牍三千”、“公车困”、“上书三千牍”、“东方牍”。

【出典】:

史记》卷126《滑稽列传·东方朔传》3205页:“凡用三千奏牍,公车令两人共持举(抬扛)其书,仅然(刚好)能胜(胜任)之。人主从上方(官署。即尚方,主管制造皇家所用器物)读之,止,辄乙(“乙”,是划暂停记号“L”,不是甲乙的“乙”字,)其处,读之二月乃尽。诏拜(授予宫职)以为郎(帝王侍从官),常在侧侍中(侍从皇帝左右,听候差遣)。”

【例句】:

唐·刘禹锡《谒枉山会禅师》:“弱冠游咸京,上书金马外。” 宋·刘筠《怀旧居》:“汉庭已奏三千牍,周室仍繙十二经。” 宋·苏轼《次韵子由送千之侄》:“闭门试草三千牍,仄席求人少似今。” 宋·张孝祥《子云压境先遣诗》:“小此淹留待追诏,公车归奏牍三千。” 金·元好问《看山》:“公车困方朔,太仓饱侏儒。” 元·揭傒斯《写兴五首寿吴大宗师》:“上书三千牍,长揖万乘君。” 明·唐寅《赠徐昌国》:“三千好献东方牍,来伴山人赞法王。” 清·黄景仁《东阿道中逢汪剑潭》:“问君此行胡为哉,怀策欲问金门献。”


【典源】 《史记·滑稽列传》:“武帝时,齐人有东方生名朔,以好古传书,爱经术,多所博观外家之语。朔初入长安,到公车上书,凡用三千奏牍。公车令两人共持举其书,仅然能胜之。人主从上方读之,止,辄乙其处,读之二月乃尽。”

【今译】 汉代东方朔 (字曼倩) 爱好古籍经术,博学多览。他初到长安,到主管上书的公车递上自己的书奏,共用了三千奏牍。公车令两个人抬他的书奏,才勉强抬起来。汉武帝从头读起,每次读一段后,用笔在牍上勾个记号,读了两个月才读完。

【释义】 后以此典指向帝王上书,求得任用。

【典形】 东方牍、牍三千、公车困、汉庭三千牍、金门献、三千牍、上书金马、上书三千牍、削牍三千。

【示例】

〔东方牍〕 明·唐寅《赠徐昌国》:“三千好献东方牍,来伴山人赞法王。”

〔牍三千〕 宋·张孝祥《子云压境先遣诗》:“小此淹留待追诏,公车归奏牍三千。”

〔公车困〕 金·元好问《看山》:“公车困方朔,太仓饱侏儒。”

〔汉庭三千牍〕 宋 · 刘筠 《怀旧居》:“汉庭已奏三千牍,周室仍繙十二经。”

〔金门献〕 清·黄景仁《东阿道中逢汪剑潭》:“问君此行胡为哉,怀策欲向金门献。”

〔三千牍〕 宋·苏轼《次韵子由送千之侄》:“闭门试草三千牍,仄席求人少似今。”

〔上书金马〕 唐·刘禹锡《谒枉山会禅师》:“弱冠游咸京,上书金马外。”

〔上书三千牍〕 元·揭傒斯《写兴五首寿吴大宗师》:“上书三千牍,长揖万乘君。”


猜你喜欢

  • 枉尺直寻

    枉,屈;直,伸;寻,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寻。枉尺直寻,比喻在小节上不妨委曲一些,以求得较大的好处。孟子的学生陈代对他说,您不愿谒见诸侯,未免显得心地太狭小了吧!假如现在谒见他们,情况好了,可以实行仁政

  • 踏破铁鞋

    比喻艰辛。《传灯录》:“踏破铁鞋无觅处。”见“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张一弓《张铁匠的罗曼史》8:“你爹不是那不义之人。在你娘儿俩流落北山的时候,他曾~,疯了似的,到处寻找你们的踪迹。”【词

  • 生花

    源见“梦笔生花”。形容文笔俊丽。清黄遵宪《己亥续怀人诗》之十一:“一卷生花《天演论》,因缘巧作续弦胶。”【词语生花】   汉语大词典:生花

  • 仪舌在

    同“仪舌尚存”。宋张榘《贺新凉.送刘澄斋制干归京口》词:“髀肉未消仪舌在,向樽前、莫洒英雄泪。”

  • 枯蒲

    源见“知名自谢公”。指蒲扇。引申泛指微贱之物。明刘基《题安石蒲葵图》诗:“东山导骑出岩阿,能使枯蒲贵绮罗。”【词语枯蒲】   汉语大词典:枯蒲

  • 直钩钓国

    源见“渭滨垂钓”。谓贤才待用,欲展治国宏图。唐罗隐《题磻溪垂钓图》诗:“吕望当年展庙谟,直钩钓国更谁知?”

  • 藏钳奴

    《史记.季布列传》:“高祖购求布千金,敢有舍匿,罪三族。季布匿濮阳周氏。周氏乃髡钳季布,衣褐衣,置广柳车中,并与其家僮数十人,之鲁朱家所卖之。朱家心知是季布,乃买而置之田。”楚人季布,为侠义之士,在楚

  • 露台费

    同“露台之产”。唐沈佺期《七夕曝衣篇》诗:“汉文宜惜露台费,晋武须焚前殿裘。”

  • 大树将军

    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冯异传》:“异为人谦退不伐(伐:自我夸耀),行与诸将相逢,辄引车避道。进止皆有表识(标帜),军中号为整齐。每所止舍,诸将并坐论功,异常独屏(屏,退避)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

  • 商岩发梦

    同“商岩吉梦”。严复《漫题二十六岁时照影》诗:“商岩发梦非今日,却办馀年作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