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灶
南朝.梁.江淹《别赋》:“守丹灶而不顾,炼金鼎而方坚。”
丹灶,道士炼丹的灶。后因以“黄叶丹灶”写隐士炼丹修道的生活。
元.张可久〔中吕.红绣鞋〕《山中》:“黄叶青烟丹灶,曲栏明月诗巢。”又〔双调.清江引〕《山居春枕》:“槲叶烧丹灶,先生醉眠春自老。”
【词语丹灶】 汉语词典:丹灶
南朝.梁.江淹《别赋》:“守丹灶而不顾,炼金鼎而方坚。”
丹灶,道士炼丹的灶。后因以“黄叶丹灶”写隐士炼丹修道的生活。
元.张可久〔中吕.红绣鞋〕《山中》:“黄叶青烟丹灶,曲栏明月诗巢。”又〔双调.清江引〕《山居春枕》:“槲叶烧丹灶,先生醉眠春自老。”
源见“皮里阳秋”。谓褒贬不形之于外。唐李瀚《蒙求》:“泰初日月,季野阳秋。”主谓 指藏在内心没有明说出来的评论。《晋书·褚裒传》:“裒少有简贵之风……谯国桓彝见而目之曰:季野有皮里阳秋。言其外无臧否,
战国秦.商鞅《商君书.赏刑》:“故禁奸止过,莫若重刑。刑重而必得,则民不敢试,故国无刑民。国无刑民,故曰:明刑不戮。”刑罚重执行又坚决,百姓便不敢以身试法,所以说刑罚严明了就不需要杀戮。后因以“明刑不
源见“绝妙好辞”。原为捣碎蒜、姜等辛辣食物的器具。因其受辛,“受辛”合为“辤”字,是“辞”的异体,故“虀臼”借为美好文辞的隐语。宋辛弃疾《沁园春.城中诸公载酒入山遂破戒一醉再用韵》词:“更高阳入谒,都
同“瓶沉簪折”。宋柳永《离别难》词:“算神仙五色灵单无验,中路委瓶簪。”【词语瓶簪】 汉语大词典:瓶簪
同“遗簪堕珥”。清洪昇《长生殿.禊游》:“朱轮,碾破芳堤,遗珥坠簪,落花相衬。”见“遗簪堕珥”。清·洪昇《长生殿·禊游》:“朱轮,碾破芳堤,~,落花相衬。”【词语遗珥坠簪】 成语:遗珥坠簪汉语大词典
36 ① 儒家认为君子所应惧怕的三件事。《论语.季氏》:“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词语三畏】 汉语大词典:三畏
人生不过百年,却往往忧虑千年以后的事情。 表示人常常枉费心力于自己力所不及的身后之事。语出《文选.古诗十九首》:“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元.无名氏《连环计》一折:“〔杨彪
源见“羊裘钓”。指归隐之心。唐温庭筠《送李生归旧居》诗:“莫却严滩意,西溪有钓矶。”
宋邵伯温《闻见前录》卷六载:宋王祐事太祖为知制诰,太祖遣使魏州,许以使还为相。及还而未果,祐笑谓亲宾曰:“某不做,儿子二郎必做。”二郎,其仲子旦,后果为真宗相。后因以为子侄为相的典故。宋刘克庄《水龙吟
适宜打仗的地方。指战略要地。姚襄(331-357年),字景国,南安赤亭(今甘肃陇西西)人,羌族首领姚弋仲之子。晋穆帝司马聃永和八年(公元352年),父死之后降东晋,驻谯城(今河南夏邑北),为晋将殷浩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