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久假不归

久假不归

孟子.尽心上》:“尧舜,性之也;汤武,身之也;五霸,假之也。久假而不归,恶知其非有也。”

孟子认为,尧舜是本着天性自然施行仁义的,商汤和周武王是修身养性勉力施行仁义的,至于五霸,只是假借仁义作幌子,以行其私,长此以往,又怎么能知道他们没有仁义的呢?言外之意是,于是世风日下,假仁义之伪君子便到处都是了。后常用其字面意义,表示借别人的东西,长久不还,据为己有。

宋.王明清《挥麈录》后录卷七:“煨烬之余,所存不多。诸侄辈不能谨守,又为亲戚盗去,或它人久假不归。”


偏正 ①借用很久而不归还。语本《孟子·尽心上》:“久假而不归,恶知其非有也。”宋·王明清《挥麈后录》卷7:“煨烬之余,所存不多,诸侄辈不能谨守,又为亲戚盗去,或他人~。”②比喻迷失道途,不能及时返回。《儿女英雄传》30回:“你我若不早为之计,及至他~,有个一差二错,那时就难保不被公婆道出个不字来,责备你我几句。”△贬义。常用于写人处事行为失当方面。


【词语久假不归】  成语:久假不归汉语词典:久假不归

猜你喜欢

  • 槐中梦

    同“槐安梦”。清 黄鷟来《秋感》诗:“一世槐中梦,纷纷斗蚁尊。”

  • 之罘

    《汉书.武帝纪》:太始三年二月,“(武帝)幸琅邪,礼日成山。登之罘(音fú),浮大海。”晋.晋灼注:“《地理志》:东莱睡县有之罘山祠。”《史记.秦始皇本纪》:“二十九年,始皇东游。……登之罘,刻石。”

  • 仙舟郭李

    同“李郭神仙”。清侯方域《赠曹太仆》诗:“卿月云霄上,仙舟郭 李间。”

  • 陇蜀之望

    源见“得陇望蜀”。喻指贪得无厌之心。清李渔《怜香伴.闺和》:“风流之愿已饱,陇 蜀之望不奢。”

  • 惭凫企鹤

    源见“断鹤续凫”。喻愧对自己短处,羡慕别人长处。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养气》:“若夫器分有限,智用无涯,或惭凫企鹤,沥辞镌思。”并列 比喻对自己的短处感到惭愧,而羡慕别人的长处。语本《庄子·骈拇》:

  • 涸辙鲋

    同“涸辙之鲋”。唐李白《拟古》诗之五:“无事坐悲苦,块然涸辙鲋。”【词语涸辙鲋】   汉语大词典:涸辙鲋

  • 御魑

    同“御魑魅”。唐柳宗元《酬韶州裴曹长使君寄道州吕八大使因以见示二十韵》:“御魑恩犹贷,思贤泪自潸。”

  • 孟邻

    同“孟子邻”。唐杜甫《寄张十二山人彪三十韵》:“历下辞姜被,关西得孟邻。”【词语孟邻】   汉语大词典:孟邻

  • 飞奴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传书鸽》载:唐张九龄少年时养了许多鸽子,把书信系在鸽子足上,鸽子便照主人的意旨,往亲友处传递,张九龄目之为“飞奴”。后用以为典,以“飞奴”称信鸽。宋 李弥远《山居寄友人》诗:

  • 墨子泣丝

    主谓 墨子,墨翟,战国时人。墨子看见人家染丝而悲泣,因为蚕丝可任意染成各种颜色。比喻人的品性很容易受环境的影响而改变。语本《淮南子·说林训》:“墨子见练丝而泣之,为其可以黄可以黑。”[例]小俞由于跟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