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月桂”、“蟾蜍”。指月亮。唐卢照邻《赠益府裴录事》诗:“朝看桂蟾晚,夜闻鸿雁度。鸿度何时还?桂晚不同攀。”【词语桂蟾】 汉语大词典:桂蟾
瘦弱的牛,倒在猪身上,猪必死无疑。比喻大国虽然衰弱,如凌小国,小国必亡。《左传.昭公十三年》:“牛虽瘠,偾于豚上,其畏不死?”偾( ㄈㄣˋ fèn 奋):仆倒。
《战国策.秦策五》:“甘罗曰:‘夫项橐生七岁而为孔子师,今臣生十二岁于兹矣!君其试焉,奚以遽言叱也?’”后以“项橐”代称早慧的儿童。唐路德延《小儿师》诗:“项橐称师日,甘罗作相年。”清周亮工《书影》卷
同“鹭鵷”。明梅鼎祚《玉合记.闻上》:“班首鹭鸳群,身上麒麟画。”【词语鹭鸳】 汉语大词典:鹭鸳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鲁哀公问于孔子曰:‘吾闻古者有夔一足,其果信有一足乎?’孔子对曰:‘不也,夔非一足也……一而足也。’”孔子向鲁哀公指出,古时乐师夔不是一只脚,而是像夔这样的人有一个就足够了。
源见“髀肉复生”。慨叹奔波劳苦,对能否有作为尚存疑虑。清黄遵宪《将应廷试感怀》诗:“二十余年付转车,自摩髀肉问何如。”
同“衣锦还乡”。明沈鲸《双珠记.弃官寻父》:“微行捷径,可知非衣锦昼荣。”
莫邪:本传说中人名,曾与其夫干将,为楚王铸剑,成雌雄两把,后遂以干将、莫邪为利剑名。铦( ㄒㄧㄢ xiān 先):锋利。喻黑白颠倒,小人得意。贤人受屈。汉代贾谊《吊屈原赋》:“莫邪为钝兮,铅刀为佸
参见:木雁
同“雷化龙梭”。清吴绮《满庭芳.寿姚东只》词:“君知否,当年陶侃,壁有化龙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