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付诸东流

付诸东流

同“付之东流”。梁启超《再驳某报之土地国有论》二:“问其所以异于彼辈者,则多藏此一片故纸于箧底而已,而前此勤劳贮蓄所得之结果,遂付诸东流。”戈茅《关于屈原》:“屈原的爱国主张终不得达,遂愤慨悲观,怀沙投江自沉。自此,一腔热忱的爱国心,乃付诸东流矣。”


见“付之东流”。高和《越轨诉讼》:“眼前就有关键一坎,过去了万事如意,过不去前半生的辛苦努力~。”


【词语付诸东流】  成语:付诸东流汉语词典:付诸东流

猜你喜欢

  • 漉陶潜巾

    同“漉酒陶巾”。清黄景仁《山店独饮》诗:“他年倘有步兵辙,此地曾漉陶潜巾。”

  • 公安体

    亦称“公安派”,明末的文学流派。以袁宏道(1568-1610年)与其兄袁宗道(1560-1600年)、弟袁中道(1570-1623年)为首。因三袁是公安(今湖北)人而得名。他们反对前后七子的拟古风气,

  • 黑矟将军

    矟,长矛,即槊。《释名、释兵》说:“矛长丈八尺曰矟,马上所持。”黑矟,黑色长矛。北魏将军于栗磾绰号黑矟公,后就用作大将的代称。于栗碑,字不载,代(今山西大同县)人,武艺超群,飞身马上能左右驰射。连仕北

  • 丸泥塞

    源见“泥封函谷”。指可防守的险要关塞。清 丘逢甲《三饶述怀》诗:“距关民气勇,乃过丸泥塞。”

  • 桑户返真

    《庄子.大宗师》:“子桑户、孟子反、子琴张三人……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莫然有间而子桑户死,未葬。孔子闻之,使子贡往侍事焉。或遍曲,或鼓琴,相和而歌曰:‘嗟来桑户乎!嗟未桑户呼!而已反其真,而我犹为人

  • 言隐于荣华

    意谓至理名言被华美的辞采所掩没而不显。《庄子.齐初论》:“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成玄英疏:“荣华,浮辩之辞,华美之言也,只为滞于华辩,所以蒙蔽至言。”道隐于小成:道家认为自己所主张的大道被各家的小

  • 伍员吹箫

    同“吴市吹箫”。明何白《淮上归兴》诗:“南经伍员吹箫市,北眺曹公较弩台。”

  • 万条寒玉

    即万株竹;竹又称“寒玉”。唐代雍陶《韦处士郊居》诗:“门外晚晴秋色老,万条寒玉一溪烟。”【词语万条寒玉】  成语:万条寒玉

  • 日引月长

    《国语.齐语》:“昔吾先君襄公筑台以为高位,田狩、罼弋,不听国政,卑圣侮士,而唯女是崇……是以国家不日引,不月长。”后以“日引月长”谓事物随时光不断增长。《三国志.魏刘馥传》:“入作纳言,出临京任,富

  • 交朋成龙

    《世说新语.德行》梁.刘峻注:《魏略》曰:“灵帝时,(华歆)与北海邴原、管宁俱游学,相善,时号三人为一龙,谓歆为龙头,宁为龙腹,原为龙尾。”东汉时,华歆、管宁、邴原俱有才学,时称其三人为一龙。用为结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