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使典相国

使典相国

唐.刘肃《大唐新语》卷七:“(玄宗欲以牛仙客为尚书),张九龄谏曰:‘不可,尚书,古之纳言,有唐以来,多用旧相居之。……仙客本河湟一使典耳,拔升清流,班齿常伯,此官邪也。’”

新唐书.牛仙客传》:“积功迁洮州司马,稍迁太仆少卿,判凉州别驾,知节度留后事,俄为节度使。开元二十四年,将用为尚书,宰相张九龄持不可。会九龄罢,故以工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知门下事。”

唐时称地方官府的小吏为使典。牛仙客曾为胥吏,唐玄宗欲任命牛为尚书,宰相张九龄以不合旧制提出反对。后来张九龄罢相,于是“使典”便提拔为相国。后因用为提拔高级官吏,不以常规正道,而随意破例擢拔的典故。

宋.陆游《剑南诗稿》卷七《题明皇幸蜀图》:“天宝政事何披猖,使典相国胡奴王(指安禄山)。”


猜你喜欢

  • 一觉庭槐

    同“一枕南柯”。宋 赵希迈《八声甘州.竹西怀古》词:“锦缆残香在否?枉被白鸥猜。千古扬州梦,一觉庭槐。”

  • 忠泉暗漏

    同“忠泉出井”。北周庾信《周太子少保步陆逞神道碑》:“宫帷定策,殿柱书名;忠泉暗漏,孝笋寒生。”

  • 贤者避世,其次避地,其次避色,其次避言

    避世:指避开社会现实。避地:指离开某地方。避色:指避开某人的脸色。避言:指避开某些言论。 贤人逃避恶浊的社会而隐居,次一等的逃避到另一个地方去,再次一等的躲避别人难看的脸色,再次一等的回避别人难听的

  • 帝虎移形

    同“帝虎”。元 鲜于必仁《折桂令.书》曲:“亥豕讹传,鲁鱼误辨,帝虎移形。”

  • 碧鸡使

    《汉书》卷二十五下《郊祀下志》:“或言益州有金马碧鸡之神,可醮祭而致,于是遣谏大夫王褒使持节而求之。”三国魏.如淳注:“金形似马,碧形似鸡。”西汉宣帝闻益州有金马碧鸡之神,於是派谏大夫王褒使持节而求之

  • 袒腹晒书

    源见“晒腹”。谓诗书尽在腹中,富有学问。清程先贞《篾丝箧》诗:“不如七夕秋阳暖,袒腹空庭自晒书。”

  • 金马

    源见“玉堂金马”。借指翰林院或翰林学士。宋徐铉《柳枝》词:“金马词臣赋小诗,梨园弟子唱新词。”明何景明《春雪诸翰林见过》诗:“置酒邀金马,开轩对玉珂。”亦指朝廷。唐张祜《送韦正字析贯赴制举》诗:“木鸡

  • 泾渭不分

    泾:泾水,在陕西省,是渭水的支流。渭:渭水,发源于甘肃省渭源县,东流横贯陕西省中部,到潼关注入黄河。 泾水、渭水在陕西境内合流,古人认为泾水浑、渭水清。实际是泾水清、渭水浑。 此典是吴达向清世祖福临(

  • 始隗

    源见“黄金台”。指士人得到礼遇、任用。唐韩愈孟郊《斗鸡联句》:“选俊感收毛,受恩惭始隗。”

  • 蔡伦作纸

    亦作“蔡伦造纸”。详“蔡侯纸”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