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俯拾地芥

俯拾地芥

汉书.夏侯胜传》:“胜每讲授,常谓诸生曰:‘士病不明经术;经术苟明,其取青紫如俯拾地芥耳。学经不明,不如归耕。’”唐.颜师古注:“地芥,谓草芥之横在地上者。俯而拾之,言其易而必得也。青紫,卿大夫之服也。”

汉人夏侯胜曾以“俯拾地芥”比拟学而明经则官职易得。后因用以比喻事之易得易成。

唐.杜甫《入奏行赠西山检察使窦侍御》:“省郎京尹必俯拾,江花未落还成都。”此用以预期窦进京将得到迁升。


述宾 地芥,横生在地上的草。像低下身子去拾地上的草芥一样。形容非常容易得到。《三国志·魏书·辛毗杨阜高堂隆传》:“夏侯胜有言:‘士病不明经术,经术苟解,其取青紫如~。’”△多用于描写容易得到。→俯拾即是 垂手可得


【词语俯拾地芥】  成语:俯拾地芥汉语词典:俯拾地芥

猜你喜欢

  • 斧柯年

    源见“柯烂忘归”。借指漫长的岁月。南朝 陈周弘正《和庾肩吾入道馆》:“桃花经作实,海水屡成田。逆愁归旧里,追问斧柯年。”

  • 据梧

    《庄子.齐物论》:“昭文之鼓琴也,师旷之枝策也(枝策,即策杖),惠子之据梧也,三子之知(同智)几乎。”晋.郭象注:“夫三子者,皆欲辩非己所明者以明之,故知尽虑穷,形劳神倦,或枝策假寐,或据梧而暝。”据

  • 坐而论道,谓之三公

    三公:古代中央最高三种官衔的合称。 旧指大臣陪侍帝王论政议事。 也形容大臣坐着议论政事。语出《周礼.考工记》:“坐而论道,谓之王公。”后多引作〔坐而论道,谓之三公〕。晋.葛洪《抱朴子.明本》:“坐

  • 还剪

    《南史.范云传》:“齐建元初,竟陵王子良为会稽太守,云为府主簿,宠冠府朝。江祏(音shí)求云女婚姻,酒酣,巾箱中取剪刀与云曰:‘且以为聘。’云笑受之。至是祏贵,云又因酣曰:‘昔与将军俱为黄鹄,今将军

  • 谢弟

    源见“梦惠连”。原指谢惠连,后泛指才智杰出的年轻人。清黄景仁《哭龚梓树》诗之二:“每忧谢弟年难永,不信龚生蕙竟焚。”【词语谢弟】   汉语大词典:谢弟

  • 弓调马服

    喻先要打好基础。《荀子.哀公》:“故弓调而后求劲焉,马服而后求良焉,士信悫而后求智能焉。”调:调整机弩。服:驯服。悫( ㄑㄩㄝ quē 确):诚实。并列 弓已经调妥,马已经驯好。比喻办任何事情,应

  • 卢沟晓月

    北京八景之一,卢沟桥边晓月的景色。李东阳《京都十景.卢沟晓月》诗:“霜落桑乾水未枯,晓空云尽月轮孤,一林灯影稀还见,十里川光澹欲无。不断邻鸡催短梦,频来征马识长途。石栏桥上时翘首,应傍清虚忆帝都。”【

  • 雷塘葬

    《隋书.炀帝纪下》:“上崩于温室,时年五十。萧后令宫人撤床篑为棺以埋之。”“葬吴公台下……大唐平江南之后,改葬雷塘。”隋朝炀帝死后葬于雷塘(今扬州城北)。后遂用为咏炀帝墓地之典。唐.杜牧《扬州三首》其

  • 驳象虎疑

    《管子.小问》(卷一六):“桓公乘马,虎望见之而伏。桓公问管仲曰:‘今者寡人乘马,虎望见寡人而不敢行,其故何也?’管仲对曰:‘意者,君乘驳(bó兽名)马而洀(pán同盘)桓,迎日而驰乎?’公曰:‘然。

  • 黄金台

    《太平御览》“台部”引《史记》:“燕昭王置千金于台上,以延天下士,谓之黄金台。”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下:“燕昭王为郭隗筑台。今在幽州燕王故城中。土人呼为‘贤士台’,亦谓之‘招贤台’。”后用“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