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甑尘釜鱼”。唐卢纶《送浑炼归觐却赴阙庭》诗:“甑尘方欲合,笼翮或将舒。”闽徐夤《邑宰相访翼日有寄》诗:“渊明深念郄诜贫,踏破莓苔看甑尘。”【词语甑尘】 汉语大词典:甑尘
原作“弗与共戴天”,意谓不同仇敌在一个天底下生活,表示仇恨极深,誓不两立。古人认为,与有杀父之仇的人,应当誓不两立,不在一个天底下生活;与有杀兄屠弟之仇的人,应当携带武器,随时准备械斗;与自己朋友有仇
源见“羊裘钓”。指隐居避世之心。唐许浑《晚泊七里滩》诗:“荣华暂时事,谁识子陵心?”
同“三黜柳士师”。宋苏辙《次韵子瞻送范景仁》:“归休三黜柳,赋咏《五噫》鸾。”
同“石心木肠”。清 徐芳《冬日宿净土岩》诗:“朝来石室开,暮来石室闭。中有石心人,自寒不由岁。”【词语石心】 汉语大词典:石心
《汉书.外戚传.窦皇后传》:“太后出宫人以赐诸王各五人,窦姬与在行中。家在清河,愿如赵,近家,请其主遣宦者吏‘必置我籍赵之伍中’。宦者忘之,误置籍代伍中。……当行,窦姬涕泣,怨其宦者,不欲往,相强乃肯
俗称“试周”,“抓周”。亦作“试晬”。小儿周岁生日时,将种种物品安置床上,任儿拿取,以观察小儿将来的志向与为人。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江南风俗,儿生一期,为制新衣,盥浴装饰,男则用弓、矢、纸
晋王嘉《拾遗记.周灵王》:“夫子未生时,有麟吐玉书于阙里人家……徵在贤明,知为神异,乃以绣绂系麟角,信宿而麟去。”后因以“麟绂”指祥瑞。明吕坤《答孙立亭论格物第四书》:“熊梦有征,麟绂失系,因喜成悲,
同“灞陵醉尉”。宋陆游《鸟啼》诗:“夜夜扶归常烂醉,不怕行逢灞陵尉。”
源见“拄笏看山”。形容为官狂放不羁。宋黄庭坚《再次韵呈明略》:“参军拄笏看云气,此中安知枯与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