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遏密”。唐宋璟《请停仗内音乐奏》:“四齐虽许作乐,三载犹在遏音。”【词语遏音】 汉语大词典:遏音
同“灵槎”。唐杜甫《喜晴》诗:“汉阴有鹿门,沧海有灵查。”【词语灵查】 汉语大词典:灵查
同“青蝇点素”。明冯惟敏《朝天子.感述》曲:“鄙夫,利徒,今古无其数。青蝇白璧岂能污?”
见〔所过者化,所存者神〕。
源见“南冠楚囚”。钟仪被囚,与之琴,仍奏南音。寓思乡怀土之意。唐温庭筠《上首座相公启》:“成钟仪操乐之规,宽顾悌拜书之恋。”
唐.刘讷言《谐噱录.不栉进士》:“关图有妹能文,每语人曰:‘有一进士,所恨不栉耳。’”栉是梳头发。古代男子把头发梳成髻,用簪簪住。后以不栉进士指有文才的女子。偏正 不绾髻插簪的进士。指有才学的女子。唐
南朝宋.鲍照《鲍参军集》卷三《代白头吟》:“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南朝宋.鲍照在诗中以“玉壶冰”比喻人高洁的品格、情怀。唐.李商隐《别薛岩宾》诗:“清规无以况,且用玉壶冰。”李群玉《登宜春醉宿景星
同“柏梁台”。唐白居易《德宗皇帝挽歌词》之一:“文高柏梁殿,礼薄灞陵原。”【词语柏梁殿】 汉语大词典:柏梁殿
《庄子.盗跖》:“盗跖从卒九千人,横行天下,侵暴诸侯。”又《荀子.不苟》:“盗跖吟口,名声若日月,与舜禹俱传而不息。”相传盗跖为古时民众起义的领袖,名跖,“盗”是当时统治者对他的贬称。后遂用为盗贼或盗
见“智周万物”。知,通“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