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元龙百尺楼

元龙百尺楼

源见“元龙高卧”。指抒发壮怀之处。宋陆游《秋思》诗:“欲舒老眼无高处,安得元龙百尺楼。”亦泛指高楼。宋苏轼《次韵答邦直子由》:“恨无扬子一区宅,懒卧元龙百尺楼。”


偏正 元龙,东汉陈登,字元龙。语本《三国志·魏书·陈登传》:“(刘备)曰“君求田问舍,言无可采,是元龙所讳也,何缘当与君语? 如小人,欲卧百尺楼上,卧君于地,何但上下床之间邪?”后借指抒发壮怀的登临处。宋·陆游《秋思》:“欲舒老眼无高处,安得~。”△褒义。用于可望远的楼台。也省作“元龙楼”。


【典源】《三国志·魏书·吕布臧洪传》:“陈登者,字元龙,在广陵有威名。……后许汜与刘备并在荆州牧刘表坐,表与备共论天下人,汜曰:‘陈元龙湖海之士,豪气不除。’……备问汜:‘君言豪,宁有事邪?’汜曰:‘昔遭乱过下邳,见元龙。元龙无客主之意,久不相与语,自上大床卧,使客卧下床。’备曰:‘君有国士之名,今天下大乱,帝王失所,望君忧国忘家,有救世之意,而君求田问舍,言无可采,是元龙所讳也,何缘当与君语? 如小人,欲卧百尺楼上,卧君于地,何但上下床之间邪?’”

【今译】 陈登,字元龙,很有威名。有一次许汜与刘备在荆州牧刘表处一起评论天下人物,许汜说:“陈元龙是江湖间的豪士,未去掉粗豪之气。”刘备问他:“你说他粗豪,有什么事实吗?”许汜说:“我过去因避乱经过下邳,去见元龙,元龙毫无待客人的礼节,好久不与我说话,自己睡在大床上,让客人我睡在下床。”刘备说:“你也被人称为国士,现今天下大乱,帝王流离失所,你正应该忧国忘家,以天下为己任,可你只顾置田买房,议论毫无可采之处,这正是元龙所厌弃的,他怎么会答理你呢?要是我,打算自己睡在百尺楼上,让你睡在地下,岂止上下床的分别呢?”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人志向远大,豪放不羁,不屑与世俗之人来往。

【典形】 百尺高眠、百尺楼、陈登豪气、床上下、大床、高枕元龙、豪气似元龙、湖海陈侯、湖海楼、湖海元龙、楼上元龙、上下床、卧元龙、元龙百尺楼、元龙床、元龙高卧、元龙豪气、元龙湖海、小床卧客、卧高楼、元龙意气、陈登傲、高卧元龙、大床独卧、百尺高楼、英雄湖海、湖海兴、湖海士、卧床高、陈登卧上床、百尺并元龙、元龙湖海交、湖海豪气。

【示例】

〔百尺高眠〕 清·潘来《白雪楼》:“百尺高眠四海空、沧溟文坫夙称雄。”

〔百尺楼〕 宋·范成大《寄题王仲显读书楼》:“云有百尺楼,归寄北窗傲。”

〔陈登豪气〕 清·王时宪《旅舍感怀》:“百尺楼头且高卧,陈登豪气未全除。”

〔床上下〕 清·钱谦益《元日杂题长句》:“客至敢论床上下,老来只辨路西东。”

〔大床〕 宋·陆游 《龟堂独坐遣闷》:“大床不解除豪气,凡眼安能识贵人。”

〔高枕元龙〕 清·黄鷟来《岁暮杂感》:“遥林残雪带川光,高枕元龙上下床。”

〔豪气似元龙〕 宋·黄庭坚《次韵杨明叔见饯》:“今年贫到骨,豪气似元龙。”

〔湖海陈侯〕 宋·苏轼《陈伯比和回字》:“田里冯生宁屑去,湖海陈侯犹肯来。”

〔湖海楼〕 宋·文天祥《贺赵侍郎月山启》:“自榜天而行斗牛之渚,便拔地而起湖海之楼。”

〔湖海元龙〕 宋·张元干《希道使君弭节合沙馆》:“湖海元龙公辈流,何劳老手镇方州?”

〔楼上元龙〕 金·元好问 《寄希颜》:“粗疏潦倒今如此,楼上元龙莫笑人。”

〔上下床〕 宋·陈与义《游岘山再赋》:“平生仰止勤,不但上下床。”

〔元龙百尺楼〕 宋·苏轼《赵令晏崔白大图》:“好卧元龙百尺楼,笑看江水拍天流。”

〔元龙床〕 清·王士禛《述旧赠刘公㦷吏部》:“仆忝庞公交, 时登元龙床。”

〔元龙高卧〕 清·文廷式《翠楼吟》:“元龙高卧,便冷眼丹霄,难忘青琐。”

〔元龙豪气〕 清·蒲松龄《荒园小构落成》:“世事依稀春梦婆,元龙豪气半消磨。”

〔元龙湖海〕 元·白朴《木兰花慢》:“忆元龙湖海,尊俎地,笑谈间。”


【词语元龙百尺楼】  成语:元龙百尺楼汉语词典:元龙百尺楼

猜你喜欢

  • 冰翁

    同“冰叟”。宋张世南《游宦纪闻》卷六:“又二里,有亭曰辅龙,乃先兄之冰翁董讳?字季兴所创。”【词语冰翁】   汉语大词典:冰翁

  • 投壶起电

    同“玉女投壶”。北周庾信《奉和赵玉喜雨》:“投壶欲起电,倚柱稍惊雷。”

  • 右牵

    《礼记.曲礼上》:“效马效羊者右牵之。”孔颖达疏:“马羊多力,人右手亦有力,故用右手牵掣之也。”后因以“右牵”指进献马、羊之礼。宋苏轼《赐外任臣僚进奉兴龙节马诏敕书》:“眷惟外服之良,来效右牵之礼。”

  • 竖豹尾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三》:“《武昌记》曰:‘樊口南有大姥庙。孙权常猎于山下,依夕,见一姥,问权:“猎何所得?”曰:“正得一豹。”母曰:“何不竖豹尾?”忽然不见。’应劭《汉官序》曰:‘豹尾过后,执金

  • 温良恭俭让

    《论语.学而》:“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温:温和;良:善良;恭:恭敬、谦逊;俭:节制;让:忍让。原指上述五种美德。后泛指态度谦恭,举止文明。亦指不使用暴

  • 长为农夫以没世

    没世:终老于世。 永远作农夫,一直到老死。 表示一辈子务农。语出汉.杨恽《报孙会宗书》:“窃自思念,过已大矣,行已亏矣,长为农夫以没世矣。”明.张岱《余若水先生传》:“若水曰:‘我非避世鸣高者,顾

  • 销魂

    亦作“消魂”。旧时谓人的精灵为魂。人过度受刺激而神思茫然,仿佛魂魄将离人体。多用以形容悲伤愁苦时的情状。南朝梁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旧时的诗词小说中也常用以形容男女欢情。【词语销魂

  • 桂子飘香

    唐.宋之问《灵隐寺》诗:“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唐.孟启《本事诗.征异》载:宋之问游杭州灵隐寺,月夜吟诗,有“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之句。又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二载:“张子韶对策,有‘桂子飘

  • 汉武金盘

    同“承露盘”。前蜀韦庄《白樱桃》诗:“只应汉武金盘上,泻得珊瑚白露珠。”此用以咏白樱桃。

  • 食蹯

    源见“请蹯”。谓叛臣举兵刻不容缓地诛杀君王。《北史.宇文述云定兴等传论》:“率群不逞,职为乱阶,拔本塞源,裂冠毁冕。衅深指鹿,事切食蹯。”【词语食蹯】   汉语大词典:食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