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剜肉补疮

剜肉补疮

聂夷中《伤田家》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后因以“剜肉补疮”谓为救眼前之急而不计后难。宋朱熹《乞蠲减星子县税钱第二状》:“必从其说,则势无从出,不过剜肉补疮,以欺天罔人。”


连动 剜,用刀挖。疮,伤口。挖下身上的好肉来补伤口。比喻为救眼前之急,不顾未来困苦。语本唐·聂夷中《咏田家》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宋·朱熹《乞蠲减星子县税钱第二状》:“必以其说,则势无从出,不过~,以欺天罔人,不惟无益,而或反以为害。”△贬义。多用来描写只顾眼前,用有害的方法救急。→饮鸩止渴 漏脯充饥。也作“挖肉补疮”、“补疮剜肉”、“剜肉为疮”、“剜肉医疮”。


【词语剜肉补疮】  成语:剜肉补疮汉语词典:剜肉补疮

猜你喜欢

  • 言扬行举

    《礼记.文王世子》:“凡语于郊者,必取贤敛才焉;或以德进,或以事举,或以言扬。”孔颖达疏:“扬亦举之类,互言之。虽无德无事,而能言语应对堪为使命,亦举用之。”后以“言扬行举”谓因擅长言语应对或有高尚道

  • 弊帚自珍

    同“敝帚自珍”。宋陆游《秋思》诗:“遗簪见取终安用,弊帚虽微亦自珍。”主谓 对自己破旧扫把,也很珍惜。宋·陆游《秋思》:“遗簪见取终安用,弊帚虽微亦自珍。”△多用于珍惜自己不一定好的东西。→敝帚自享

  • 老龟祸枯桑

    南朝 宋刘敬叔《异苑》卷三载:传说三国时有人得大龟,持献吴主孙权。途中,龟与大桑对话。龟曰:“我被拘系,方见烹臛,虽然,尽南山之樵不能溃(煮熟)我!”桑曰:诸葛恪博学,如议以我等来煮你,怎么办?龟要其

  • 额庆

    同“额手称庆”。《“五四”爱国运动资料.学生终止罢课之宣言》:“欧战告终,暴德颠仆,吾人方额庆正义人道之将可白于天下。”【词语额庆】   汉语大词典:额庆

  • 翩然一只云间鹤,飞去飞来宰相衙

    一只翩翩飞翔的云间白鹤,只在宰相的衙门中飞去飞回。 旧时讽刺隐士进出显贵之门。语出清.蒋士铨《临川梦.隐奸》一出中的出场诗:“妆点山林大架子,附庸风雅小名家。终南捷径无心走,处士虚声尽力夸。獭祭诗书

  • 梁园赋

    同“梁园赋雪”。唐李商隐《送千牛李将军赴阙五十韵》:“幸借梁园赋,叨蒙许氏评。”

  • 张齿

    同“张巡嚼齿”。明无名氏《鸣凤记.夫妇死节》:“一言犯威,五刑殉裂。关脑比心,严颜嵇血。朱槛段笏,张齿颜舌。”

  • 向子赋

    源见“山阳笛”。指《思旧赋》。泛指感旧伤逝之作。唐宋之问《咏笛》诗:“行观向子赋,坐忆旧邻情。”

  • 有志者事竟成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耿弇传》:“帝(光武帝刘秀)谓弇(音yǎn)曰:‘吾当诏大司徒释其怨,又事尤相类也……将军前在南阳建此大策,常以为落落(疏阔义)难合,有志者事竟成也。’”说明一个人只要有坚强意志

  • 去甚去泰

    甚、泰:都是过分的意思。谓做事不能太过分。《老子》二九章:“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韩非子.扬权》:“故去甚去泰,身乃无害。”唐.姚元崇《口箴》:“惟静惟默,澄神之极;去甚去泰,居物之外。”亦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