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抱瑟不吹竽”。比喻有才能而求赏识。清毛奇龄《答赠万州学正何君见赠原韵》:“帝阙上书原有意,王门操瑟岂难工。”
《左传.昭公二十年》:“齐侯疥,遂痁(痁,音shān,大疟,多日而发),期而不瘳(期,一周年;瘳,音chōu,病愈)。”《晏子春秋.内篇谏上》:“景公疥且疟,期年不已。”后,此指君王、君主。春秋时,齐
同“河阳一县花”。唐方干《同萧山陈明府县楼登望》诗:“一县繁花香送雨,五株垂柳绿牵风。”
源见“和氏之璧”。讥讽为政者不识贤才。唐黄滔《卢员外浔启》:“韵非掷金,理宜诮石。”【词语诮石】 汉语大词典:诮石
《国语.晋语二》:“主孟啖我,我教兹暇豫事君。”韦昭注:“大夫之妻称主,从夫称也。孟,里克妻字。”后借指主人之妻。宋苏轼《与赵陈同过欧阳叔弼所治小斋戏作》诗:“主孟当啖我,玉鳞金尾鱼。”【词语主孟】
同“郢中曲”。唐李群玉《送友人之峡》诗:“彩毫飞白云,不减郢中篇。”【词语郢中篇】 汉语大词典:郢中篇
意为案件已经判定,决不更改。用来称颂官吏的秉公执法。出自唐李元紘(chóng洪)的事迹。李元紘(?-733年)字大纲,祖籍滑州(今河南滑县),后移居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元紘曾任雍州司户参军。当时太
同“锥脱囊中”。宋陆游《屏迹》诗之二:“养道褐怀玉,露才锥出囊。”
同“桑榆暮景”。清顾炎武《与李霖瞻书》:“桑榆末景,或可回三舍之戈。”见“桑榆晚景”。清·顾炎武《与李霖瞻书》:“~,或可回三舍之戈。”【词语桑榆末景】 成语:桑榆末景汉语大词典:桑榆末景
同“绠短汲深”。唐严挺之《大智禅师碑铭》序:“顾才不称物,短绠汲深。”主谓 太短的绳子不能汲取深井中的水,比喻人学识浅陋,不明深理,或不胜重任。《管子》:“短绠不可以汲深井,知鲜不可以与圣人言。”《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