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昭公五年》:“……南遣使国人助竖牛,以攻诸大库之庭,司宫射之,中目而死(此指仲壬,叔孙豹子)……昭子即位,朝其家众,曰:‘竖牛(叔孙豹私生子)祸叔孙氏,使乱大从,杀嫡立庶。又披其邑,将以赦罪。
《左传.哀公十四年》:“小邾射以句绎来奔,曰:‘使季路要我,吾无盟矣。’使子路,子路辞。季康子使冉有谓之曰:‘千乘之国,不信其盟,而信子之言,子何辱焉?’对曰:‘鲁有事于小邾,不敢问故,死其城下可也。
同“吕虔刀”。清毛奇龄《甬上段长史枉过阙候值其初度奉寄此诗》:“解佩惭无吕氏刀,荒亭未设休源榻。”
《论语.雍也》:“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何晏集解:“犁,杂文。骍,赤也。角者,角周正。中牺牲,虽欲以其所生犁而不用,宁肯舍之乎?言父虽不善,不害于子之美。”后因以“骍
源见“楚凤”。形容人不辨真伪。唐李白《赠从弟冽》诗:“楚人不识凤,重价求山鸡。”
源见“汉武横汾”。指汉武帝《秋风辞》。亦泛指帝王游宴的诗赋。唐沈佺期《奉和晦日驾幸昆明池应制》:“思逸横汾唱,欢留宴镐杯。”唐崔元翰《奉和圣制重阳旦日百寮曲江宴示怀》:“岂如横汾唱,其事徒骄逸。”
《易.涣》:“九五,涣汗其大号。”朱熹本义:“九五巽体,有号令之象,汗谓如汗之出而不反也。”后以“涣汗大号”谓帝王发布号令。清钱谦益《故南京国子监祭酒石门许公合葬墓志铭》:“先帝诛逆表忠,涣汗大号。”
《吕氏春秋.重言》:“成王(周武王之子,名姬诵)与唐叔虞(名虞,周武王之子,成王弟)燕居(闲居),援梧(一作桐)叶以为珪(珪,或作圭,古代作为瑞信的玉),而授唐叔虞曰:‘余以此封汝。’叔虞喜,以告周公
源见“祸起萧墙”。谓内部发生祸患。明无名氏《四贤记.允娶》:“好笑你这般偏僻,只恐怕萧墙祸起,镜台倾侧。”见“祸起萧墙”。《平妖传》:“真所谓机谋未就,怎知窗外人听。计策才施,却早~。”△贬义。多用于
源见“使臣星”。指朝廷使者。宋王安中《虞美人.和赵承之送权朝美接伴》词:“试寻天上使星看,却见锦衣白昼、过乡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