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南阳三葛,蜀得其龙

南阳三葛,蜀得其龙

世说新语.品藻》:“诸葛瑾弟亮及从弟诞,并有盛名,各在一国。于时以为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诞在魏,与夏侯玄齐名。瑾在吴,吴朝服其弘量。”

三国时,诸葛亮才学广博,谋略深远,辅佐刘蜀与魏、吴抗衡,定三分之势,终成大业;诸葛瑾器量弘雅,容貌思度深得孙权器重,不失为江东名臣;诸葛诞不能审时度势,却厚养亲附,与司马氏相抗,无异以卵击石,终至陨首:时人以才学志度为权衡,故有三等之评。后因用为赞得才士的典故。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凤仙》:“少年曰:‘何妨。但南阳三葛,君得其龙,区区者又何足道?’”


猜你喜欢

  • 振聋发聩

    喻大声唤醒糊涂麻木的人。清代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一:“梁昭明太子与湘东王书云:‘未闻吟咏性情,反拟《内则》之篇;操笔写志,更摹《酒诰》之作。’此数言,振聋发聩,想当时必有迂儒曲士以经学谈诗者。”见“

  • 弯弧啼猿

    《淮南子.说山训》:“楚王有白猿,王自射之,则搏矢而熙。使养由基射之,始调弓矫矢,未发而猿拥柱号矣。”春秋时,楚大夫养由基射猿,搭箭未发,猿则惊恐而哀号。后因用作称美箭术的典故。唐.李白《送外甥郑灌从

  • 瑶树

    《世说新语.赏誉》:“王戎云‘太尉神姿高彻,如瑶林琼树,自然是风尘外物。’”晋人王戎赞赏王衍的仪表风度,用“瑶林琼树”作比。后遂用为称美人品高洁神姿飒爽之典。唐.李群玉《哭彬州王使君》诗:“瑶树忽倾沧

  • 缟纻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吴公子札)聘(出使)于郑,见子产,如旧相识,与之缟带(白绢带),子产献纻衣(纻,麻衣)焉。”吴公子季札和郑子产见面时像是老朋友一样,公子札赠给子产白绢大带,子产给季札以苎麻

  • 三鸟

    源见“青鸟使”。指古代神话中西王母身边三只青鸟,借指传递书信的使者。汉刘向《九叹.忧苦》:“三鸟飞以自南兮,览其志而欲北。”唐张说《道家》诗之四:“焚香三鸟至,炼药九仙成。”【词语三鸟】   汉语大词

  • 恒河一沙

    源见“恒河沙数”。比喻极其渺小。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宋秀才》:“宋阴念一身蜩寄世间,真如恒河一沙,沧海一粟。”偏正 形容渺不足道。清·和邦额《夜谭随录·宋秀才》:“宋阴念一身蜩寄世间,真如~,沧海一

  • 季布金

    同“季布千金诺”。前蜀韦庄《三用韵和薛先辈见寄》:“遗恨虞卿璧,言依季布金。”

  • 到公石

    唐.李延寿《南史.到溉传》:“溉特被武帝赏接,每与对棋,从夕达旦。……溉第居近淮水,斋前山池有奇礓(jiāng)石,长一丈六尺,帝戏与赌之,并《礼记》一部,溉并输焉。……石即迎置华林园宴殿前。移石之日

  • 建安骨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时序》中谓汉末建安年间,曹操父子和王粲、孔融等七子的诗文具有“志深而笔长,梗概而多气”的风骨。因称这种文风为“建安骨”。建安骨原是赞扬三曹和七子诗文的风格的,后用来作为赞扬诗文

  • 簪橐

    《汉书.赵充国传》:“安世本持橐簪笔事孝武帝数十年。”颜师古注引张晏曰:“橐,契囊也。近臣负橐簪笔,从备顾问,或有所纪也。”后因以“簪橐”指近臣的笔墨生涯。宋孙觌《七星岩》诗:“十载污修门,簪橐侍帝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