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去梯言

去梯言

东汉刘表子琦,不容于后母。他问计于诸葛亮,亮不肯说。两人共登楼后,他命令去梯,对亮说:“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言出子口,而入吾耳,可以言未?”亮劝他出居外地。事见《后汉书.刘表传》。后因指极其机密的话为“去梯言”。参见“上楼去梯”条。


猜你喜欢

  • 杖挂青钱

    同“杖挂青蚨”。清吴嘉纪《立冬前一日过施弢若别墅看菊》诗:“杖挂青钱烦地主,风吹皂帽敝天涯。”

  • 夷齐饿首阳

    源见“采薇”。赞扬坚守操节的品格。宋刘克庄《沁园春.梦中作梅》词:“冷艳谁知,素标难亵,又似夷 齐饿首阳。”

  • 阿香车

    旧题晋陶潜《搜神后记》(按:实为南朝人依托。)卷五“临贺太守”:“永和(晋穆帝年号)中,义兴人姓周,出都,乘马,从两人行。未至村,日暮。道边有一新草小屋,一女子出门,年可十六七,姿容端正,衣服鲜洁……

  • 祝禽

    祝:悦,引申为“放走。”开网把禽兽放走。比喻给予生路。王僧孺(465-522年)字僧孺,南朝梁东海郯(tán谈)(今山东郯城北)人,幼年聪慧,家贫,6岁能属文,经常为人抄书来奉养母亲。官至御史中丞。出

  • 江淮草木

    源见“草木皆兵”。形容人惊慌疑惧草木皆兵,自相惊扰。金元好问《水龙吟》词:“江 淮草木,中原狐兔,先声自远。”

  • 模棱两可

    《旧唐书.苏味道传》载:唐朝苏味道为宰相,遇事怕担责任。尝对人说:“处事不欲决断明白,若有错误,必贻咎谴,但摸棱以持两端可矣。”摸,通“模”。后因以“模棱两可”形容对事情的双方不置可否,是非不分。《明

  • 短长之说

    战国时纵横家(策士)的学说。《史记.六国年表》:“务在强兵并敌,谋诈用而从衡短长之说起。”从衡:即“纵横”。亦作“长短说”。《史记.田儋列传》:“蒯通,善为长短说,论战国权变为八十一首。”《战国策》一

  • 麈尾清谈

    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王夷甫(衍)容貌整丽,妙于谈玄,恒捉白玉柄麈尾,与手都无分别。”后以“麈尾清谈”指高雅谈论,多为空谈哲理。宋陆游《南堂杂兴》诗之四:“未忘麈尾清谈兴,常读蝇头细字书

  • 又做冯妇

    同“再作冯妇”。《镜花缘》五一回:“愚姐久已心灰,何必又做冯妇?”

  • 喜笑怒骂,皆成文章

    见“嬉笑怒骂,皆成文章”。鲁迅《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但必须止于嘲笑,止于热骂,而且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