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合浦珠还

合浦珠还

比喻以有德行为来感动万物,连走失的蚌也返回原处。又用于比喻人去复返或东西失而复得。孟尝,字伯周,会稽上虞(今浙江上虞县)人。是当时著名廉吏。安帝、顺帝时,曾任合浦(今广西合浦县)太守。当地不产五谷,但有海产珍珠。因与交阯接壤,故多以珍珠换取粮食。此前地方官多是贪得无厌之辈,派人偷采珍珠而不知保养,产珠的蚌纷纷的迁到交阯的水域,于是商旅不行,人无生路,穷苦人有的饿死道旁。孟尝到任后,大力革除弊政。不到一年,迁走的蚌又纷纷回到原地。

【出典】:

后汉书》卷76第2473页《孟尝传》:“孟尝,字伯周,会稽上虞人也。……迁合浦太守。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阯比境,常通商贩,贸籴粮食。先时宰守并多贪秽,诡人采求,不知纪极,珠遂渐徙于交阯郡界。于是行旅不至,人物无资,贫者饿死于道。尝到官,革易前弊,求民病利。曾未逾岁,去珠复还,百姓皆反其业,商货流通,称为神明。”

【例句】:

唐·陈陶《题赠高闲上人》:“珠还合浦老,龙去玉川贫。”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8《霍女》:“女笑曰:‘妾生平于吝者则破之,于邪者则诳之也。若实与君谋,君必不肯,何处可致千金者?错囊充物,而合浦珠还,君幸足矣,穷问何为?’乃雇役苛囊,相将俱去。”


见“珠还合浦”。《聊斋志异·霍女》:“错囊充牣,而~,君幸足矣,穷问何为?”


解释合浦:古郡名。汉代设置,郡治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县东北,县东南有珍珠城,又名白龙城,以产珍珠著名。还:返回。原比喻因为德政有方,以至于以前逃走的珠蚌受到感动而返回。后多用来比喻失去的东西又再次得到。

出处后汉书·循吏传·孟尝》:“(合浦)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先时宰守并多贪秽,诡人采求,不知纪极,珠遂渐徙于交趾郡界。……尝到官,革易前敝,求民病利。曾未踰岁,去珠复还,百姓皆反其业。”

东汉时,合浦郡不产粮谷,但盛产珍珠。那里产的珍珠又圆又大,色泽纯正,被称为“合浦珠”。合浦当地的百姓都以采珠为生,并以此换取粮食来生活。孟尝是当时有名的清官,他仁爱道义,高洁脱俗,才能出众。在孟尝来合浦担任郡守之前,合浦的各级官吏贪赃枉法,不管珍珠生长的规律和捕捞的节制,一味派人捕捞。结果,珠蚌害怕了,它们逐渐迁徙到了邻近的交趾郡内。合浦能捕捞到的珍珠越来越少。合浦百姓向来靠采珠为生,如今资源枯竭,采不到珍珠,客商们也不来了,百姓无法生活,不少人因此饿死。孟尝担任合浦太守后,革除以前的弊政,寻求帮助老百姓摆脱困境的办法。他废除了不合理的捕捞政策,大力保护和合理开发珠蚌资源。还不到一年,迁走的珠蚌又返回了合浦,合浦又成了盛产珍珠的地方,百姓们也都过上了富裕安乐的日子。

例句

由于政策合理,领导有方,学校许多流失的人才又纷纷返回,真可谓“合浦珠还”。


【词语合浦珠还】  成语:合浦珠还汉语词典:合浦珠还

猜你喜欢

  • 隋堤

    康熙刊本《扬州府志.古迹》载:隋炀帝大业元年开通济渠,自西苑引穀水、洛水入淮河;自板渚引黄河入汴水,经泗水达淮河;又开邗沟,自山阳至扬子入长江。渠广四十步。沿通济渠、邗沟岸筑御道,道旁种植杨柳,后人谓

  • 宾王利

    比喻入朝为官之志。唐独孤及《酬梁二十宋中所赠兼留别梁少府》诗: “厌贫学干禄,欲徇宾王利。” 参见:○观国宾

  • 吏催租

    宋.费袞《梁溪漫志》:“谢无逸尝从潘邠老求近作,邠老答曰:‘秋来景物,件件是佳句,恨为俗气所蔽。昨日清卧,闻搅林风雨声,欣然起题其壁云:‘满城风雨近重阳。’忽催租人至,遂败意,止此一句奉寄。’”宋潘大

  • 杞梁妻

    同“杞妇”。唐李白《白头吟》之二:“城崩杞梁妻,谁道土无心?”【词语杞梁妻】   汉语大词典:杞梁妻

  • 笑拍洪崖

    源见“拍洪崖肩”。指寻仙慕道。元张养浩《登泰山》诗:“笑拍洪崖咏新作,满空笙鹤下高寒。”

  • 各得其所

    原指各如其愿,各得所需。神农氏之时,规定中午为买卖时间,招来天下的人民,聚集天下的财货,有无互相交换,然后各自散去,各人都得到所需要的物品。后来泛指每人都得到适当的安置。【出典】:《易·系辞下》:“神

  • 坐观成败

    指汉武帝刘彻说任安是坐在一旁观看别人成功或失败。比喻袖手旁观。任安。字少卿。荥(xíng形)阳(今河南荥阳东北)人。初为大将军卫青舍人(家臣),后任益州刺史,北军使者护军(管京城和皇宫保卫工作),颇受

  • 墨悲丝

    同“墨子悲染丝”。清袁于令《西楼记.检课》:“丈夫趋向,墨悲丝,杨泣路旁。”

  •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胡马:指北方所产的马。依:依恋。越鸟:指南方的鸟。越是古代百越之地,包括现在的两广和福建等地区。 胡马依恋北风,越鸟在向南的枝上筑巢。 比喻人眷恋故土。也表示物性难移。《文选.古诗十九首》:“行行

  • 两虎斗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不伏相如之功,扬言加辱于蔺。“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相如舍人认为相如畏廉颇,“请辞去”,相如曰:“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