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同流合污

同流合污

原作“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原意指言行与流俗常人相同,后用来称随着坏人一起做坏事。孟子在批评那些好好先生时说,这种人降低自己身分,说话、办事都和流俗常人没有什么两样,在黑暗的社会里仿佛过得很舒心,平常与人相处也貌似忠厚老实,做起事来也廉洁方正。大家都喜欢他,他自己也觉得自己正确,但是与尧舜之道却是格格不入的,所以说是损害道德的大害虫。

【出典】:

孟子·尽心》下:“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众皆悦之,自以为是,而不可与入尧舜之道,故曰德之贼也。”

【例句】:

南宋·朱熹《答胡季随书》:“说是讲学,不如同流合污,着衣吃饭,无所用心之省事也。”


并列 流,流俗。污,指混浊的世道。原指随俗浮沉,后多指与坏人一起做坏事。语本《孟子·尽心下》:“同乎流俗,合乎浊世。”曹靖华《飞花集》:“当然,世上所谓洁身自好,在这种情况下,不~,是一个人的风骨,是好的。”△贬义。多用于自甘堕落的人。→沆瀣一气 ↔洁身自好 独善其身


解释本指随俗浮沉。后用来表示随同坏人,为非作歹。

出处孟子·尽心下》:“非之无举也,刺之无刺也;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众皆悦之,自以为是;而不可与入尧舜之道,故曰德之贼也。”

孟子的弟子万章问孟子:“孔子在陈国的时候曾经说过,自己的学生志向远大但做事粗略。孔子为什么思念他这些狂放的学生呢?”孟子说:“孔子说,得不到有中正大道之人来传授,就只能结识狂放之人和洁身自好之人,因为狂放的人勇于进取,洁身自好之人有所不为。孔子这是退而求其次的做法。”万章又问:“孔子所说的伪善欺世、戕害道德的人是什么样的人呢?”孟子说:“那种八面玲珑、四方讨好的人就是伪善欺世的人。”

万章又问:“全乡的人都说某人是个老好人,他也处处表现为一个老好人,孔子却把他看成戕害道德的人,为什么呢?”孟子说:“这种人,要批评他又举不出什么大错误,要指责他又没有可以挑剔的。他和浅薄的世俗同流,和污浊的尘世迎合,为人好像忠诚老实,行为好像廉正清洁,大家喜欢他,他也自以为是。但实际上,他完全违背了尧舜之道,所以说他是戕害道德的人。”

近义沆瀣一气

反义洁身自好

例句

对于落后的青少年如不加强思想教育,他们就可能同社会上的坏人同流合污。


【词语同流合污】  成语:同流合污汉语词典:同流合污

猜你喜欢

  • 鬼夜哭

    《淮南子.本经训》:“昔者仓颉作书造文字,天雨粟,鬼夜哭。”‘唐.李嗣真《书品后》:“昔苍颉造书,天雨粟,鬼夜哭,亦有感矣。”苍颉(也作仓颉),传说是汉字的始创者。据说他创造文字书写时,天雨粟、鬼夜哭

  • 斩蛇起义

    源见“赤帝子”。喻刘邦起事推翻暴秦。《水浒传》五九回:“三日之内,早望见那座山,乃是昔日汉高祖斩蛇起义之处。”

  • 民恶其上

    见〔盗憎主人,民恶其上〕。

  • 弃笔砚

    源见“投笔从戎”。指弃文从武。唐崔融《塞垣行》:“一朝弃笔砚,十年操矛戟。”

  • 安得广厦千万间

    怎么能有千间万间的大屋大厦。 表示人们对获得大批住房的渴望。语出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朱诗田《巾帼巧绘摩天楼》(《长江日报》1993年3月7日》):“

  • 商瞿庆迟

    《孔子家语》卷十载:商瞿曰:“昔吾年三十八无子,吾母为吾更取室。夫子使吾之齐,母欲请留吾。夫子曰:‘无忧也,瞿过四十,当有五丈夫。’今果然。”后遂以“商瞿庆迟”为晚年得子的典实。唐李群玉《哭小女痴儿》

  • 车水马龙

    原指当朝权贵们交往频繁,门庭若市,车马络绎不绝。明德马皇后(?-79年)马援幼女,十三岁入宫,为贵人,明帝永平三年(60年)立为皇后。章帝即位,尊为皇太后,尚节俭,“常衣大练,裙不加缘”。她鉴于西汉外

  • 泾渭自明

    同“泾渭分明”。明沈德符《野获编.续编小引》:“然咏歌太平,无非圣朝佳话,间有稍关时事者,其泾 渭自明。”见“泾渭分明”。明·沈德符《野获编·续编小引》:“然咏歌太平,无非圣朝佳话,间有稍关时事者,其

  • 郑牛

    唐.白居易《长庆集》卷五十六《双鹦鹉》诗自注云:古谚有:“郑玄家牛,触墙成八字。”东汉.郑玄,为当代大儒,家中有牛,触墙成八字。后因以咏牛,或用为主人风雅,牲畜亦能书字之典。唐.白居易《双鹦鹉》诗:“

  • 设榻

    源见“陈蕃榻”。谓款待所敬重的宾客和知交。宋梅尧臣《苏子美竹轩和王胜之》:“我期霰雪时,来听幽声卧。应当为设榻,勿使赏心剉。”【词语设榻】   汉语大词典:设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