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同舟共济

同舟共济

比喻同心协力战胜困难。孙子认为,善于用兵的人,能使部队象“率然”;“率然”是常山地方的蛇名。打它的头,尾就来救应,打它的尾,头就来救应,打它的腰,头尾都来救应。请问,可以使军队象蛇一样吗?回答说,可以。吴国人和越国人是相互仇恨的,但当他们同舟渡河遇到大风时,他们互相救援就象一个人的左右手。因此,缚住马匹,埋了车轮,企图防止兵卒的逃亡,也是靠不住的;要使部队一齐奋勇作战,在于将帅领导的得法;要使强弱都能发挥作用,在于地形利用的适宜。所以善于用兵的人,能使全军手牵手象一个人一样,这是因为使它不得不这样啊!

【出典】:

孙子·九地》:“故善用兵者,譬如‘率然’;‘率然’者,常山之蛇也。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敢问,‘兵可使如率然乎’?曰:‘可’。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是故方马埋轮,未足恃也;齐勇若一,政之道也;刚柔皆得,地之理也。故善用兵者,携手若使一人,不得已也。”

【例句】:

西汉·刘安《淮南子·兵略训》:“同舟而济于江,卒遇风浪,百族之子,捷捽招抒船,若左右手,不以相德,其忧同也。” 三国·魏·王弼《周易略例》:“投戈散地,则六亲不能相保;同舟而济,则胡越何患乎异心?”


并列 济,渡河。同乘一条船过河。比喻同心协力,共渡难关。语本《孙子·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钱钟书《围城》:“什么‘~’,事到临头,还不是各人替自己打算?”△多用于对利害相关的人表示希望或劝勉。 →风雨同舟 ↔同室操戈。也作“同舟而济”。


【词语同舟共济】  成语:同舟共济汉语词典:同舟共济

猜你喜欢

  • 谊重荆枝

    源见“田家荆合”。形容兄弟情笃。明孟称舜《娇红记.仙圆》:“兄弟,我和你名齐艺苑,谊重荆枝。”

  • 西风吹帽

    源见“孟嘉落帽”。咏名士风流倜傥,气度宽宏。宋柳永《玉蝴蝶.重阳》词:“良俦。西风吹帽,东篱携酒,共结欢游。浅酌低吟,坐吹尽是饮家流。”

  • 箕山吹瓢

    源见“许由瓢”。指隐居生活。传说许由隐于箕山之下,颍水之上,故称。清王夫之《石崖先生传略》:“故置吾兄于箕山吹瓢、桐江垂钓之间,而兄不受。”

  • 三大征

    指明神宗万历年间(1573-1620年)平息叛乱的宁夏之役、播州之役和支援朝鲜抗击日本侵略的朝鲜之役。宁夏之役,即镇压哱(bō播)拜之乱。哱拜原为蒙古族人,嘉靖中降明,积功升为都指挥。万历初任游击将军

  • 月下书

    源见“月下老人”。指姻缘簿。元 柯丹丘《荆钗记.启媒》:“人间未结前生契,天上先成月下书。”【词语月下书】   汉语大词典:月下书

  • 回戈术

    源见“挥戈回日”。指扭转乾坤的本领。南朝 宋谢灵运《豫章行》:“苟无回戈术,坐观落崦嵫。”

  • 芥子须弥

    源见“须弥芥子”。比喻诸相皆非真,巨细可以相容。宋刘过《投诚斋》诗之六:“达人胸次原无翳,芥子须弥我独知。”【词语芥子须弥】  成语:芥子须弥汉语大词典:芥子须弥

  • 拱辰

    《论语.为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后因以“拱辰”喻拱卫君王或四裔归附。唐元稹《两省供奉官谏驾幸温汤状》:“陛下若骑从轻驰,则道途无拱辰之备。”《宋史.高丽传》:“载推柔

  • 辨而不华,质而不俚

    能言善辩而不流于浮夸,辞语质朴而不至于鄙俗。 多用以形容文章的优美风格。语出《汉书.司马迁传.赞》:“辩而不华,质而不野。”汉.荀悦《汉纪.武帝纪》:“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

  • 琪树

    《山海经.海内西经》:“昆仑之虚,方八百里,高万仞……面有九门,门有开明兽守之,百神之所在。”“开明北有视肉、珠树、文玉树、玕琪树、不死树。”琪树即玕琪树,是神话传说仙境中的玉树。后因用为咏仙境、仙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