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同舟共济

同舟共济

比喻同心协力战胜困难。孙子认为,善于用兵的人,能使部队象“率然”;“率然”是常山地方的蛇名。打它的头,尾就来救应,打它的尾,头就来救应,打它的腰,头尾都来救应。请问,可以使军队象蛇一样吗?回答说,可以。吴国人和越国人是相互仇恨的,但当他们同舟渡河遇到大风时,他们互相救援就象一个人的左右手。因此,缚住马匹,埋了车轮,企图防止兵卒的逃亡,也是靠不住的;要使部队一齐奋勇作战,在于将帅领导的得法;要使强弱都能发挥作用,在于地形利用的适宜。所以善于用兵的人,能使全军手牵手象一个人一样,这是因为使它不得不这样啊!

【出典】:

孙子·九地》:“故善用兵者,譬如‘率然’;‘率然’者,常山之蛇也。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敢问,‘兵可使如率然乎’?曰:‘可’。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是故方马埋轮,未足恃也;齐勇若一,政之道也;刚柔皆得,地之理也。故善用兵者,携手若使一人,不得已也。”

【例句】:

西汉·刘安《淮南子·兵略训》:“同舟而济于江,卒遇风浪,百族之子,捷捽招抒船,若左右手,不以相德,其忧同也。” 三国·魏·王弼《周易略例》:“投戈散地,则六亲不能相保;同舟而济,则胡越何患乎异心?”


并列 济,渡河。同乘一条船过河。比喻同心协力,共渡难关。语本《孙子·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钱钟书《围城》:“什么‘~’,事到临头,还不是各人替自己打算?”△多用于对利害相关的人表示希望或劝勉。 →风雨同舟 ↔同室操戈。也作“同舟而济”。


【词语同舟共济】  成语:同舟共济汉语词典:同舟共济

猜你喜欢

  • 宗炳群山

    源见“卧游宗炳”。指画中群山。清宋琬《雪夜苹园听何山人弹琴歌》:“烦君为鼓一再行,能令宗炳群山响。”

  • 尊狱吏

    源见“牍背千金”。谓蒙冤系狱,受制于小人。清唐孙华《记里中事》诗之二:“书牍人方尊狱吏,溺冠世久厌儒生。”

  • 走为上策

    同“走为上计”。蒋子龙《机电局长的一天》:“他感到,内心的一些想法,摆到桌面上是站不住脚的,还是走为上策。”见“走为上计”。姚雪垠《李自成》38章:“朱成矩忧虑地说:‘我也想三十六计,~。但恐欲走不能

  • 藜光

    同“藜阁火”。清唐孙华《送吴振西北游》诗之三:“三条桦烛藜光助,千佛名经蕊榜看。”【词语藜光】   汉语大词典:藜光

  • 米家书画船

    宋黄庭坚《戏赠米元章》诗之一:“沧江尽夜虹贯月,定是米家书画船。”任渊注:“崇宁间,元章为江淮发运,揭牌于行舸之上,曰‘米家书画船’云。”米元章名芾,北宋著名书画家。后因以“米家书画船”泛称文人学士的

  • 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无备:没有准备。不意:意想不到。 趁敌方没有准备发动进攻,行动出乎敌方意料之外。 形容用兵作战,出奇制胜。语出《孙子.计篇》:“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三国.蜀.诸葛亮《便宜

  • 刑于寡妻,至于兄弟

    刑:通“型”,示范。寡妻:古代指正妻、嫡妻。 原指周文王以礼法对待其妻及其兄弟。语出《诗.大雅.思齐》:“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淮南子.缪称训》:“尧舜不再受命,尧舜传大焉,先形乎小也

  • 陋籯金

    源见“籯金一经”。谓鄙视豪富。唐骆宾王《夏日游德州赠高四》诗:“灵台万顷浚,学府九流深。谈玄明毁璧,拾紫陋籯金。”

  • 练裙子

    《南史.任昉传》载:昉子西华“冬月著葛被?裙”。?,误为“练”。?,粗麻;练,素帛。皆贫家用的织物。后谓贫穷之人为“练裙子”。宋苏轼《次韵王定国谢韩子华过饮》:“哀哉练裙子,负薪蹑破履。”【词语练裙子

  • 与狐谋皮

    与狐商量,要它让出身上的毛皮来。比喻不切实际地想做绝对办不到的事。《太平御览》卷二〇八引《符子》:“周人有爱裘而好珍羞。欲为千金之裘。而与狐谋其皮;欲具少牢之珍,而与羊谋其羞。言未卒,狐相率逃于重丘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