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后来其苏

后来其苏

源见“徯后之望”。谓明君驾临,百姓苏息。《魏书.出帝平阳王传》:“自北而南,东征西怨,后来其苏,无思不偃。”


【典源】《尚书·仲虺之诰》:“攸徂之民,室家相庆,曰:‘傒予后,后来其苏。’”

【今译】《尚书》记载,商汤所往之地,黎民百姓家家户户庆贺,祝愿说:“待我君来,使我们得以休养生息,安居乐业。”

【释义】 后以此典表现切盼明君,使百姓从苦难中解脱。

【典形】 负却来苏候、来苏、思来苏、傒后之望、咏来苏、慰来苏。

【示例】

〔负却来苏候〕 清·杨潮观《下江南曹彬誓众》:“只怕兵贪将忿,暴还易暴,负却来苏候。”

〔来苏〕 晋·潘岳《西征赋》:“激秦人以归德,成刘后之来苏。”

〔思来苏〕 宋·陆游《感兴》之二:“民穷诉苍天,日夜思来苏。”

〔傒后之望〕 唐·李白《为宋中丞请都金陵表》:“俗畜来苏之欢,人多傒后之望。”

〔咏来苏〕 唐·李峤《安辑岭表事平罢归》:“皇恩溢外区,憬俗咏来苏。”


猜你喜欢

  • 梁苑客

    同“梁园赋客”。唐李白《秋夜与刘砀山泛宴喜亭池》诗:“文招梁苑客,歌动郢中儿。”

  • 阮郎

    源见“刘阮天台”。指阮肇,借指情郎。唐刘长卿《过白鹤观寻岑秀才不遇》诗:“应向桃源里,教他唤阮郎。”清孔尚任《桃花扇.传歌》:“配他公子千金体,年年不放阮郎归,买宅桃叶春水。”【词语阮郎】   汉语大

  • 三面网开

    源见“网开三面”。喻宽刑和施行仁政。清孔尚任《桃花扇.逃难》:“众囚徒四散,三面网全开。”

  • 素车白马送葬

    《后汉书.范式传》:“式服朋友服,投其葬日,驰往赴之。式未及到,而丧(范式友张劭之丧)已发引,既至圹,将窆(音biàn下葬),而柩不肯进。其母抚之曰:‘元伯,岂有望邪?’遂停柩移时,乃见有素车白马,号

  • 归皓

    《晋书.王浚传》:“浚入于石头。皓乃备亡国之礼……造于垒门。浚躬解其缚,受璧焚榇,送于京师。”“归皓”,指晋将王浚帅军攻破建康,使吴主孙皓归降,并解送京师之事。唐.张九龄《奉和圣制过王浚墓》:“与浑虽

  • 吉梦灵蛇

    源见“梦熊罴”。指生女孩的吉兆。宋晁补之《鹧鸪天.杜四侍郎郡君十二姑生日》词:“吉梦灵蛇朱夏宜,佳辰阿母会瑶池。”

  • 三公臂折

    同“折臂三公”。清赵执信《坠马》诗之二:“学士瓦全真觉幸,三公臂折转忧迟。”

  • 老妪能解

    宋惠洪《冷斋夜话》卷一载:相传唐白居易作诗,必先令老妪听之,不解则重作。后用以形容诗文浅显明白。《扬州师院学报》1996年2期:“是故,‘明白如话’、‘老妪能解’成为文本评判的重要标准;‘旗亭赌胜’、

  • 钧奏

    同“钧天广乐”。宋曹勋《花心动.太母庆七日》词:“金殿箫韶备设。锵钧奏留云,舞容回雪。”

  • 攀髯

    源见“乘龙出鼎湖”。谓追随皇帝或哀悼皇帝去世。唐元稹《为令狐相国谢赐金石凌红雪状》:“臣职司复上,恋切攀髯,方当匍匐而前,敢有赫曦之惧。”清 钱德震《送白学士祭告孝陵及南岳》诗:“攀髯千古事,归胙百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