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

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

几( ㄐㄧ jī ):细微的迹象。亦作“机”。作:起来,动作。 君子察觉事物变化的先兆,就立即行动起来,等不得一天过完。 表示君子能抓紧时机行事,动作迅速。语出《易.系辞下》:“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孔颖达疏:“言君子见事之几微,则须动作而应之,不得待终其日,言赴机之速也。”元.关汉卿《谢天香》四折:“君子见机而作,不俟终日,耆卿何故见之晚矣。”明.李乐《见闻杂记》卷二:“二公不去于无事之时,而去于事势穷促之日,何以曰君子见机而作,不俟终日也!”

也引作〔见机而作,不俟终日〕。汉.蔡邕《陈太丘碑文》:“乐天知命,澹然自逸,交不谄上,爱不渎下,见机而作,不俟终日。”《后汉书.赵壹传》:“盖见机而作,不俟终日,是以夙退自引,畏使君劳。”宋.百岁老人袁□《枫窗小牍》卷上:“申屠蟠见机而作,不俟终日,卓乎其不可及也。”又单引 ① 〔见几(机)而作〕。唐.权德舆《几铭》:“时无其人,见几而作。”宋.张表臣《珊瑚钩诗话》卷三:“且叹识者见几而作,吾人怀禄未决也。”明.李贤《天顺日录》:“(石)瑁上疏求退,士林且以瑁能见几而作,无贪位慕禄之心,声价倍增于前日。”茅盾《动摇.十》:“县长果然未必肯见机而作,农民也何尝肯善罢甘休呢!”


猜你喜欢

  • 行百里者半九十

    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才算走了一半,比喻做事愈接近成功愈困难。战国时期,秦国自商鞅变法以后,国势迅速强大。百余年间,连败楚及三晋,统一中国逐渐提上了议事日程。而在此时,秦国统治者骄矜自大。这样,有的说

  • 龙见

    源见“风从虎,云从龙”。“龙”喻事物的主干,因以“龙见”喻文章根本已立。晋陆机《文赋》:“或虎变而兽扰,或龙见而鸟澜。”郭绍虞等注:“‘龙见’句譬文章根本已立而枝节未妥。”《易.乾》:“见龙在田,利见

  • 折冲御侮

    源见“折冲樽俎”。谓凭智谋退敌取胜,挽回败局。宋胡铨《戊午上高宗封事》:“参赞大臣,徒取充位如此,有如敌骑长驱,尚能折冲御侮耶?”并列 抗击抵御入侵之敌。语本《诗经·大雅·绵》:“予曰有御侮。毛传:‘

  • 忘年契

    同“忘年交”。唐李商隐《哭遂州萧侍郎二十四韵》:“分以忘年契,情犹锡类敦。”

  • 老龟刳肠

    《庄子.外物》:“仲尼曰:‘神龟能见梦于元君,而不能避余且之网,能知七十二钻而无遣策,不能避刳肠之患。如是,则知有所困,神有所不及也。’”后用指虽有神灵而卒难免祸。唐白居易《答桐花》诗:“老龟被刳肠,

  • 左思裁赋

    源见“洛阳纸贵”。指作者花大工夫创作精品。唐李峤《砚》诗:“左思裁赋日,王充作论年。”

  • 左宜右有

    《诗.小雅.裳裳者华》:“左之左之,君子宜之;右之右之,君子有之。”后以“左宜右有”谓德高才富,无所不宜。清平步青《霞外攟屑.论文上》:“精研《易》《礼》,时雨润物,吾不如张皋文;文采斐然,左宜右有,

  • 左宜右宜

    同“左宜右有”。隋《赵朗暨妻孙氏墓志》:“并允文允武,左宜右宜。”见“左宜右有”。【词语左宜右宜】  成语:左宜右宜汉语大词典:左宜右宜

  • 试周

    见“试儿”条。【词语试周】   汉语大词典:试周

  • 令威语

    源见“辽东鹤”。原指化鹤归乡的丁令威之语,此借指道人音讯。明高启《空明道人诗》:“海上几秋风,谁传令威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