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听履

听履

源见“郑履”。指帝王亲近的重臣。唐杜甫《上韦左相二十韵》:“持衡留藻鉴,听履上星辰。”


【词语听履】   汉语词典:听履

猜你喜欢

  • 染指

    《左传.宣公四年》:“楚人献鼋(大鳖,又名团鱼)于郑灵公。公子宋(字子公)与子家(归生)将见。子公之食指动,以示子家,曰:‘他日我如此,必尝异味。’及入,宰夫(掌管膳食的小官吏)将解鼋(此指把熟鼋分解

  • 徒不上墓

    旧指新受刑罚的囚徒,不上墓祠祀,宋李昉《太平御览.刑法部.徒》:“《风俗通》曰:徒不上墓说,新遭刑罚原解者,不可以上墓祠祀,令人死亡。”

  • 田横五百士

    指田横的五百部属听到田横已死,都自杀了。后以此典比喻士人义烈有节,以死相从。田横(?——前202年),秦末狄县(今山东高青东南)人。本是齐国贵族。秦末,从兄田儋起兵,重建齐国。楚、汉战争中自立为齐王,

  • 八米

    同“八米卢郎”。唐罗隐《送卢端公归台卢校书之夏县》诗:“地推八米源流盛,才笑三张事业贫。”【词语八米】   汉语大词典:八米

  • 马去马归

    源见“塞翁失马”。喻世事多变,得失无常。宋陈鹄《耆旧续闻》卷六引周益公《谢衣带鞍马表》:“褐衣褐见,莫陈汉戍之便宜;马去马归,敢计塞翁之倚伏?”见“塞翁失马,安知非福”。宋·陈鹄《耆旧续闻》卷6:“褐

  • 众铄

    同“众口铄金”。宋王禹偁《谪居感事》诗:“众铄金须化,群排柱不支。”【词语众铄】   汉语大词典:众铄

  • 四民

    指士、农、工、商《穀梁传.成公元年》:“古者有四民:有士民、有商民、有农民、有工民。”【词语四民】   汉语大词典:四民

  • 偶梗

    同“土偶桃梗”。清钱谦益《早发次士龙韵》:“偶梗休相笑,漂摇各断蓬。”

  • 避暑之饮

    韩鄂《岁华纪丽》注引《典略》曰:“刘松、袁绍于河朔三伏之际,昼夜饮酒,乃至无知,以避一时之暑,故河朔间有避暑之饮。”又见唐.徐坚《初学记》“三夏”。三国时,袁绍与刘松曾在三伏天饮酒避暑消夏。后黄河以北

  • 情见乎言

    同“情见乎辞”。《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谓为信然”南朝 宋 裴松之注:“以诸葛亮之鉴识,岂不能自审其分乎?夫其高吟俟时,情见乎言,志气所存,既已定于其始矣。”见“情见乎辞”。【词语情见乎言】  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