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唯利是图

唯利是图

原为“唯利是视”,形容只要有利可图就不择手段地加以谋取。公元前578年,晋厉公纠合九国诸侯伐秦。行前,以大夫吕相为使赴秦,宣布两国绝交。他说,我们两国,自先君献公和贵国穆公以来,几十年间,虽然时和时战,但自寡君晋厉公即位以来,积极主张与秦和好,因而有前年两国令狐之盟。岂知此后不久,贵国即唆使楚、狄进攻我国。对于贵国的这种朝秦暮楚的外交立场,楚国也十分讨厌,特遣使臣前来告知我国。据他们说,秦国求盟于楚时说,对着皇天上帝,秦国的三位先公,楚国的三位先王祝告:我国虽然和晋国有往来,只是唯利是图。楚国国君十分讨厌贵国反复无常,因此才将此公布于晋,以惩戒言行不一。因此,我们九国诸侯才兴师前来。请你们权衡利弊,究竟是承认错误与诸侯缔结盟约,还是双方在战场上较量一下。秦国拒绝,终于发生了麻隧之战,秦军大败而退。

【出典】:

左传·成公十三年》:“楚人恶君之二三其德也,亦来告我曰:‘秦背令狐之盟,而来求盟于我,昭告昊天上帝、秦三公、楚三王曰,余虽与晋出入,余唯利是视。不谷恶其无诚德,是用宣之,以惩不壹。’”

【例句】:

西晋·陈寿《三国志·魏书·吕布传》:“吕布有虓虎之勇,而无英奇之略,轻狡反覆,唯利是视。”


见“唯利是视”。


【词语唯利是图】  成语:唯利是图汉语词典:唯利是图

猜你喜欢

  • 万里风

    源见“乘风破浪”。喻壮志鹏程。明陈子龙《杂诗》之十四:“亮无万里风,聊从三径约。”

  • 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

    在高位者聚敛财富,老百姓就会离心;在高位者散财乐施,老百姓就会靠拢。语出《礼记.大学》:“德者本也,财者末也。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郑玄注:“上贪于利,则下人侵畔。”清.陆世仪《复社纪略》卷三

  • 呕心镂骨

    同“呕心”。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一:“李义山《咏柳》云:‘堤远意相随。’真写柳之魂魄。与唐人‘山远始为容,江奔地欲随’之句,皆是呕心镂骨而成。”见“呕心沥血”。清·袁枚《随园诗话》卷1:“李义山《咏柳

  • 巴人下里

    源见“曲高和寡”。指大众化的低俗的作品,多用为谦词。《平山冷燕》十七回:“张寅道:‘晚生末学,巴人下里之词只好涂饰闾里,怎敢陈于老太师山斗之下。’”亦用称民歌俗曲。南朝梁简文帝《与湘东王书》:“故玉徽

  • 倚檐映读

    源见“孙康映雪”。喻贫士勤学苦读。《玉支玑》三回:“倚檐映读光逾蜡,扫石烹尝味胜泉。”

  • 班家扇

    同“班女扇”。唐许浑《赠萧鍊师》诗:“莫比班家扇,宁同卓氏琴。”唐徐凝《却归旧山望月有寄》诗:“今夜故乡依旧见,班家扇样碧峰东。”

  • 系臂纱

    同“系臂”。唐杜牧《出宫人》诗之一:“十年一梦归人世,绛缕犹封系臂纱。”【词语系臂纱】   汉语大词典:系臂纱

  • 过庭

    同“孔鲤趋庭”。唐李商隐《五言述德抒情诗献杜仆射相公》:“过庭多令子,乞墅有名甥。”或指父训。宋沈作喆《寓简》卷四:“然则白(李白)之狂逸不羁,盖亦过庭之所致也。”亦喻指长辈的教训。《后汉书.李膺传》

  • 黄粱

    同“黄粱梦”。明李东阳《麓堂诗话》:“陈媿斋 师召在南京,尝有梦中诗寄予,予戏答之曰:‘举世空惊梦一场,功名无地不黄粱。凭君莫向痴人说,说向痴人梦转长。’”【词语黄粱】   汉语大词典:黄粱

  • 上失其道,民散久矣

    上:指在位者。 当政的人不按正道行事,民心离散已经很久了。 意谓在位者不能以身作则,就会失去民心。语出《论语.子张》:“曾子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后汉书.孔融传》:“末世陵迟,风化坏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