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四战之地

四战之地

四面受敌之地。《后汉书.荀或传》:“颍川,四战之地也。天下有变,常为兵冲。”亦作“四战之国”。《商君书.兵守》:“四战之国贵守战,负海之国贵攻战。”《史记.乐毅列传》:“赵,四战之国也,其民习兵,伐之不可。”


见“四战之国”。《后汉书·荀彧传》:“颍川,~也。天下有变,常为兵冲。”


【词语四战之地】  成语:四战之地汉语词典:四战之地

猜你喜欢

  • 摩尼

    源见“摩尼珠”。指宝珠。晋葛洪《抱朴子.广譬》:“摩尼不宵朗,则无别于碛砾。”唐颜真卿《抚州戒坛记》:“严身璎珞,照耀有摩尼之光。”亦泛指佛珠。清赵翼《村舍即事》诗:“床无阿堵烦人举,手有摩尼诵佛持。

  • 报刘

    晋代李密《陈情表》:“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而报刘之日短也。”后人因此以“报刘”作为人子养亲的故实。

  • 方寸心

    源见“方寸地”。指心,思想。唐贾岛《易水怀古》诗:“我叹方寸心,谁论一时事?”清唐孙华《秋日酷暑焦旱偶成》诗:“那将方寸心,愁水复愁旱。”【词语方寸心】   汉语大词典:方寸心

  • 双飞燕

    《文选.江淹〈杂体诗.效李陵从军〉》:“袖中有短书,愿寄双飞燕。”李周翰注:“燕春南飞就暖,巢于人家,故愿以书寄之。”后因以“双飞燕”借指信使。清顾炎武《寄刘处士大来》诗:“聊裁一幅书,去托双飞燕。”

  • 拒人千里之外

    《孟子.告子下》:“訑訑之声音颜色,拒人于千里之外。”赵岐注:“自足其智,不嗜善言之貌。”訑訑:自满自足,不耐烦听别人讲话的样子。拒:拒绝。后因以“拒人千里之外”形容自以为是,孤高傲慢,不愿与人接近。

  • 百足之虫,至死不僵

    三国魏.曹冏《六代论》:“百足之虫,至死不僵,以扶之者众也。”百足,亦名马陆,马蚿,虫名。长约寸许,体如圆管,有很多环节和腿足,切断后仍能蠕动不倒。僵:仆,倒。言百足虫虽死仍有腿足支撑而不会倒下。后以

  • 九折路

    源见“王尊叱驭”。指曲折多险阻的道路。南朝 陈阴铿《蜀道难》诗:“轮摧九折路,骑阻七星桥。”

  • 朱紫

    源见“以紫乱朱”。比喻正与邪、是与非、善与恶。《东观汉记.宗资传》:“汝南太守宗资,任用善士,朱紫区别。”《后汉书.陈元传》:“夫明者独见,不惑于朱紫;听者独闻,不谬于清浊。”【词语朱紫】   汉语大

  • 王祥鲤

    源见“王祥卧冰”。咏鲤的典故。明吴龙翰《鲥》诗:“百年梦寐王祥鲤,千里风情张翰鲈。”

  • 屈轶佞则指

    同“屈轶指佞”。唐李咸用《读修睦上人歌篇》诗:“才似烟霞生则媚,直如屈轶佞则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