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因人成事

因人成事

因:依靠。指毛遂对一同随行来的门客说:你们都是依靠别人力量把事情办成功。后以此典比喻人没有本事而依赖他人办事成功而坐享成果。毛遂说服了楚考烈王同意楚、赵联盟,楚出兵救赵,共同抗秦。当时楚考烈王、平原君赵胜及毛遂都歃血宣誓,缔结了合纵南北联盟的盟约。毛遂左手拿着铜盘盛的血,右手招呼随行同来的十九位门客说:“各位相继在堂下歃血宣誓结盟吧。各位平庸无能,都是依靠别人把事情办成功。”

【出典】:

史记》卷76《平原君虞卿列传》2368页:“毛遂左手持槃(通“盘”)血而右手招十九人曰:‘公相歃(shà煞)此血(古代宣誓结盟仪式,订立盟约人用手蘸血,涂在口旁,表示信守。古代歃血定盟所用牲血因等级而不同:帝王用牛、马,诸侯用狗、猪,大夫以下用鸡。总称用牲血)于堂下。公等录录(即“碌碌”,平庸无用),所谓因人成事者也。’”

【例句】:

北周·庾信《为阎大将军乞致仕表》:“功薄赏厚,因人成事,恩泽年表,常以愧心。” 宋·苏轼《谢失察妖贼表》:“至于斩捕群盗之功,乃是邻近一夫之力,靖言其始,偶出于臣,虽为国督奸,常怀此志,而因人成事,岂足言劳。” 元·李寿卿《伍员吹箫》第4折:“小将因人成事,何足道哉!” 清·张廷玉等撰《明史·冯恩传》:“右侍郎黄宗时虽擅文学,因人成事。” 老舍《四世同堂》68:“晓荷不出主意,因人成事的人禁不住狂风暴雨。”


偏正 因,依靠。依靠别人的力量去办成事情。清·李渔《闲情偶寄·种植》:“止可~,人立而我立,人仆而我亦仆矣。”△贬义。用于不能独立办好事情者。→假手于人 ↔自力更生 自食其力


【词语因人成事】  成语:因人成事汉语词典:因人成事

猜你喜欢

  • 轻盈换马

    源见“妾换马”。指人倜傥风流。宋姜夔《玲珑四犯》词:“扬州柳,垂官路,有轻盈换马,端正窥户。”

  • 颜回乐道

    源见“箪瓢陋巷”。称美贤士安贫乐道。唐王绩《被召谢病》诗:“颜回唯乐道,原宪岂伤贫?”

  • 乡党尚齿

    齿:年齿。在乡里中尊重年高者。《孟子.公孙丑下》:“朝廷莫如爵,乡党莫如齿,辅世长民莫如德。”又《庄子.天道》:“宗庙尚亲,朝廷尚尊,乡党尚齿,行事尚贤,大道之序也。”

  • 韩寿分香

    同“韩寿***”。后蜀欧阳炯《春光好》词:“虽似安仁掷果,未闻韩寿分香。”见“窃玉***”。后蜀·欧阳炯《春光好》:“虽似安仁掷果,未闻~。”【词语韩寿分香】  成语:韩寿分香汉语大词典:韩寿分香

  • 呕哑嘲哳难为听

    呕哑:管弦声。嘲哳( ㄓㄠ zhāo ㄓㄜˊ zhé ):形容声音嘈杂。 管弦的嘈杂之音实在难听。 表示乐声不堪入耳。语出唐.白居易《琵琶行》:“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嘈杂难为听。”邱凯生《

  • 声气

    源见“同声相应”。本指声音气息。引申指朋友间共同的旨趣和爱好。《聊斋志异.素秋》:“公子倒屣而出,烛之,非他,乃周生,宛平之名士也,素以声气相善。”亦用于贬义,指官场中的交接往来。清陈康祺《郎潜纪闻》

  • 老龟刳肠

    《庄子.外物》:“仲尼曰:‘神龟能见梦于元君,而不能避余且之网,能知七十二钻而无遣策,不能避刳肠之患。如是,则知有所困,神有所不及也。’”后用指虽有神灵而卒难免祸。唐白居易《答桐花》诗:“老龟被刳肠,

  • 匠质

    同“匠郢”。质,对手,即郢人。王闿运《丁文诚诔》:“未五旬而造终,何匠质之独存?”【词语匠质】   汉语大词典:匠质

  • 藐姑仙子

    源见“姑射”。神话传说中的仙女。清郁植《悲歌》之五:“藐姑仙子冰雪容,导以翠节双青童。”

  • 乘龙娇客

    同“乘龙佳婿”。明汤显祖《紫钗记.佳期议允》:“眼前怎舍,稳倩个乘龙娇客来招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