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夸父逐日

夸父逐日

夸父,古代神话人物。夸父逐日,表现了古代人类战胜自然的信念。后人常以此形容敢于同大自然搏斗的牺牲精神。夸父立志要追赶太阳,一直赶到太阳的入口处。太阳烤得他渴得难受,不得不就饮于黄河、渭水。仍不解渴,打算继续北行饮大泽之水,在没有到达目的地时,就渴死了。他扔下的手杖,被尸体的血肉所浸灌,变成了一片树林,叫作邓林,邓林宽广不下数千里。

【出典】:

列子·汤问》:“夸父不量力,欲追日影。逐之于隅谷之际。渴欲得饮,赴饮河,渭;河、渭不足,将走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尸膏肉所浸,生邓林。邓林弥广数千里焉。”

【例句】:

《毛泽东选集·矛盾论》:“神话中的许多变化,例如《山海经》所说的夸父逐日,《淮南子》所说的羿射九日,《西游记》中所说的孙悟空七十二变和《聊斋志异》中许多鬼狐变人的故事等等,这种神话中所说的矛盾的互相变化,乃是无数复杂的现实矛盾的互相变化对人们所引起的一种幼稚的,想象的,主观幻想的变化,并不是具体的矛盾的表现出来的具体的变化。”


见“夸父追日”。南朝·僧愍《戎华论折顾道士夷夏论》:“真谓~,必渴死者也。”


【典源】《山海经·海外北经》:“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 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毕沅注:“邓林即桃林也,邓、桃音相近。”《山海经·中山经》:“夸父之山……其北有林焉,名曰桃林”《列子·汤问》:“夸父不量力,欲追日影,逐之于隅谷之际。渴欲得饮,赴饮河、渭,河、渭不足,将走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尸膏肉所浸,生邓林。邓林弥广数千里焉。”

【今译】传说上古有神人夸父,想追赶上日影,与日竞走,一直追到日没的隅谷之处。他非常口渴想喝水,就到黄河、渭水去喝,喝干了还不够,又向北到大泽去喝。还没赶到,半路上便渴死了。扔下的手杖,化为一大片桃林。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志向虽大,但事业难成; 也以“邓林”指桃林。

【典形】 邓林、化邓、夸父、夸父渴、夸父杖、夸父逐日、与日竞走、逐日、夸父西渴、叟弃杖、夸父步。

【示例】

〔邓林〕 南朝梁·江淹 《遂古篇》:“夸父邓林,义亦艰兮; 建木千里,乌易论兮。”

〔化邓〕 唐·孟郊《纳凉联句》:“化邓渴且多,奔河诚已悫。”

〔夸父〕 唐·皎然《拟古》:“夸父亦何愚,竞走先自疲。”

〔夸父渴〕 唐·杜牧《池州送孟迟先辈》:“子提健笔来,势若夸父渴。”

〔夸父杖〕 明 ·徐渭 《壬午季夏朔作》之二:“夸父杖余林狡狯,吴刚力尽桂纵横。”

〔夸父逐日〕 唐·柳宗元《行路难》之一:“君不见夸父逐日窥虞渊,跳踉北海超昆仑。”

〔与日竞走〕 晋·陶潜《读山海经》:“夸父诞宏志,乃与日竞走。”

〔逐日〕 清·黄鷟来《赠方鹤州》:“逐日无心随夸父,问津有记托渔郎。”


【词语夸父逐日】  成语:夸父逐日汉语词典:夸父逐日

猜你喜欢

  • 负薪裘

    源见“披裘负薪”。借指隐士衣着。唐王昌龄《放歌行》:“幸蒙国士识,因脱负薪裘。”

  • 癞虾蟆想吃天鹅肉

    《水浒传》第一〇一回:“王庆那敢则声,抱头鼠窜,奔出庙门来,噀一口唾,叫声道:‘啐!我直恁这般呆!癞虾蟆怎想吃天鹅肉!’”“癞虾蟆想吃天鹅肉”,是当时民间俗语,意思是比喻心高妄想。《红楼梦》第十一回:

  • 贳酒成都

    源见“典鹔鹴裘”。谓典当珍贵物品换酒以供所爱之人,表示相爱至深。唐骆宾王《艳情代郭氏答卢照邻》诗:“掷果河阳君有分,贳酒成都妾亦然。”

  • 于公门高

    同“于公高门”。清钱谦益《祖忠臣先赠中大夫制》:“于公之门已高,岿然绰楔;毕万之后必大,蔚矣云仍。”

  • 丰城狱

    源见“丰城剑气”。丰城的监狱。比喻埋没人才的地方。清孔尚任《桃花扇.媚坐》:“提携,铩羽忽高飞,剑出丰城狱底。”【词语丰城狱】   汉语大词典:丰城狱

  • 瓮鸡

    同“瓮里醯鸡”。宋朱松《久旱新岁乃雨》诗:“此身群万生,扰扰舞瓮鸡。”【词语瓮鸡】   汉语大词典:瓮鸡

  • 牵羊

    同“牵羊把茅”。《资治通鉴.后唐庄宗同光三年》:“蜀主白衣、衔璧、牵羊、草绳萦首……号哭俟命。”清吴伟业《读史杂感》诗之八:“已设牵羊礼,难为刑马心。”【词语牵羊】   汉语大词典:牵羊

  • 鸿雪踪

    同“鸿爪雪泥”。元柳贯《自勘居士所作诗题其后》诗:“唯应未断绮语业,岂意更留鸿雪踪。”【词语鸿雪踪】   汉语大词典:鸿雪踪

  • 屡斫卞和胫

    同“抱璧双刖”。清归庄《玉玺行》:“在楚屡斫卞和胫,入秦几碎相如头。”

  • 市门卒

    源见“吴市隐”。指遁隐之士。宋陆游《自咏》:“虽惭市门卒,聊作葛天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