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如火如荼

如火如荼

荼,指茅草上开的白花;火,红色。如火如荼,原为形容军容之盛,后泛指气势蓬勃旺盛。公元前484年,吴王夫差在杀了大臣伍员之后,尽管国内连年饥馑,但他凭借强大的军事实力,仍于公元前482年,率军北上,与晋定公会盟于黄池,欲图争夺中原霸权。闻知吴国内部空虚,越王勾践乘机率师袭吴。这时,正与晋侯争霸的吴王夫差闻知此讯大惊。急忙商议对策。根据大臣建议,夫差决定仍按原定计划与诸侯集会,待争得霸主地位后,再回师击越。这样,当夜夫差便将所率三万精兵分成中、左、右三个方阵。中军,衣服、旗帜、甲胄皆是白色,远望如一片盛开的白色花朵;左军,皆赤色,望上去如同熊熊烈火;右军,皆黑色,望上去如同乌云翻滚。次日凌晨,夫差亲自指挥,一声鼓响,三万将士齐声狂呼,地动山摇。见此阵势,晋定公和其他诸侯都吓破了胆,只好乖乖地同意夫差当霸主,而后夫差才还师吴国,抗击越国入侵。

【出典】:

国语·吴语》:“万人以为方阵,皆白裳、白旗、素甲、白羽之增,望之如荼。王亲秉钺,载白旗以中陈而立。左军亦如之,皆赤裳,赤,丹甲,朱羽之增望之如火。右军亦如之,皆玄裳,玄旗,黑甲,乌羽之矰,望之如墨。为带甲三万,以势攻,鸡鸣乃定。既阵,去晋军一里。昧明,王乃秉袍,亲就鸣钟鼓,丁宁、錞于振铎,勇怯尽应,三军皆哗扣以振旅,其声动天地。”

【例句】:

茅盾《清明前后》:“她跟着学校撤到武汉,就卷入了那时候如火如荼的抗敌高潮。”


并列 荼,开白花的茅草。既像燃烧的火焰那样红,又像盛开的荼花那样白。原比喻军容壮盛,后形容气势蓬勃、气氛热烈。语本《国语·吴语》:“万人以为方阵,皆白裳、白旂、素甲、白羽之矰,望之如荼……左军亦如之,皆赤裳、赤、丹甲、朱羽之矰,望之如火。”张贤华《欲海沉浮》:“正是在那次~的誓师大会上! 他邂逅了同校同年级却不同班的李小青。”※荼,不读作chá,不要写成“茶”。△褒义。多用于描写状态程度。→汹涌澎湃 风起云涌 轰轰烈烈 热火朝天 方兴未艾 ↔冷冷清清 死气沉沉。 也作“如荼如火”。


“如火如荼 ( tú) ”,形容热烈或旺盛。

“如火”,像火一样。“如荼”,“荼”是什么呢? 为什么像 “荼”一样?

如火如荼”原喻军容之盛。《国语·吴语》记载: 以万人为方阵,都拿着画有日月的白旗、画着蛟龙的白旗及白色的盾甲、白羽之箭,“望之如荼”。荼,是一种开白花的茅草,士卒所持皆白色之物,故 “望之如荼”。在这样的方阵中,“王亲秉钺 ( yuè) 载白旗,以中阵而立”。而左军也如此,都拿着画有日月的红旗,画有蛟龙的红旗及红色的盾甲、红羽之箭,“望之如火”。后世因之形成 “如荼如火”或 “如火如荼”之语,以形容热烈或旺盛。此语今多用于生产劳动活动中。


【词语如火如荼】  成语:如火如荼汉语词典:如火如荼

猜你喜欢

  • 凤辖

    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汉宣帝以阜盖车一乘赐大将军霍光,悉以金铰具。至夜,车辖上金凤凰辄亡去,莫知所之,至晓乃还。如此非一,守车人亦尝见。后南郡黄君仲北山罗鸟,得凤凰,入手即化成紫金,毛羽冠翅,宛

  • 乃眷西顾

    乃:于是。眷:回头看。西顾:指注意西方的周朝。 于是掉头注视西方。 后泛指国君对某方事物的关注。语出《诗.大雅.皇矣》:“乃眷西顾,此维与宅。”汉.班固《西都赋》:“天人合应,以发皇明,乃眷西顾,

  • 老死不相往来

    《老子》十八:“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现多用于形容人与人或单位与单位之间,虽相距不远,但彼此之间从不来往。朱自清《“海阔天空”与“古今中外”》:“‘自知’而不先‘知他’,只是聚在

  • 薏苡之嫌

    源见“薏苡明珠”。喻指遭人猜忌。明张自烈《上南大司成姜公书》:“《下里》之曲,未奏元音;薏苡之嫌,徒烦敝舌。”【词语薏苡之嫌】  成语:薏苡之嫌

  • 衽席

    《庄子.达生》:“人之所取畏者,衽席之上,饮食之间,而不知为之戒者,过也。”成玄英疏:“衽席之上,恣其淫荡,动之死地,万无一全。”衽席,床褥,卧席。后因以“衽席”借指男女色欲之事。《新唐书.高宗纪赞》

  • 御史乌

    源见“乌府”。美称宿于御史府院柏树上的乌鸟。北周庾信《预麟趾殿校书和刘仪同》诗:“月落将军树,风惊御史乌。”【典源】《汉书·朱博传》:“又其 (御史)府中列柏树,常有野乌数千栖宿其上,晨去暮来,号曰‘

  • 郅都苍鹰

    《史记.酷吏列传.郅都传》:“郅都者,杨人也。……孝景时,都为中郎将,敢直谏,面折大臣於朝。……后迁为中尉。丞相條侯至贵倨也,而都揖丞相。是时民朴,畏罪自重,而都独先严酷,致行法不避贵戚,列侯宗室见都

  • 渡江横楫

    同“渡江击楫”。宋刘辰翁《酹江月.漫兴》词:“休说起舞登楼,那人已先我,渡江横楫。”

  • 龙智经醢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及有夏孔甲,扰于有帝。帝赐之乘龙,河、汉各二,各有雌雄。……有陶唐氏既衰,其后有刘累,学扰龙于豢龙氏,以事孔甲,能饮食之。夏后嘉之。……龙一雌死,潜醢以食夏后。”扰龙,驯服龙

  • 画地作狱

    同“画地为牢”。汉 刘向《说苑.贵德》:“俗语云:‘画地作狱,议不可入;刻木为吏,期不可对。’此皆疾吏之风,悲痛之辞也。”《汉书.路温舒传》引作“画地为狱”。见“画地为狱”。汉·刘向《说苑·贵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