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寸而度之,至丈必差;铢而称之,至石必过

寸而度之,至丈必差;铢而称之,至石必过

度( ㄉㄨㄛˊ duó ):丈量,计算。铢:古衡制单位,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 一寸一寸地量,量到一丈,定还短缺点;一铢一铢地称,称到一石,定还多余点。 比喻行事要从大处着眼,不宜只对小事认真明察。语出汉.枚乘《谏吴王书》:“夫铢铢而称之,至石必差;寸寸而度之,至丈必过。”《淮南子.泰族训》:“夫事碎难治也,法难行也。寸而度之,至丈必差;铢而称之,至石必过。”


猜你喜欢

  • 力饮勿谏

    《南史.谢弘微传》附《谢朏传》:“弟谢?时为吏部尚书,朏至郡,致?数斛酒,遗书曰:‘可力饮此,勿豫人事。’又附“谢?传”:初,朏为吴兴,?於征虏渚送别,朏指?口曰:‘此中惟宜饮酒。’……”谢朏处于南朝

  • 原宪室

    《庄子.让王》:“原宪居鲁,环堵之室,茨以生草;蓬户不完,桑以为枢;而瓮牖二室,褐以为塞;上漏下湿,匡坐而弦。”原宪,孔子弟子,字子思,他住在鲁国,生活十分贫苦,吃的是野菜,穿的是粗布,住的是草屋,上

  • 潘文乐旨

    源见“乐舌潘笔”。指合作写成的文章意深辞美。清吴伟业《偶成诗》之八:“雅擅潘文乐旨,妙参羊体嵇心。”并列 指文章文辞与意旨的美妙统一。语本《晋书·乐广传》:“广善清言而不长于笔,将让尹,请潘岳为表。岳

  • 无噍类

    《汉书.高帝纪上》:“项羽为人慓悍祸贼,尝攻襄城,襄城无噍类,所过无不残灭。”噍(jiào)类:能咬东西的动物,特指活人。无噍类,意谓没有活着的人。西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襄城无遗类”裴骃集

  • 析骸易子

    同“易子析骸”。晋葛洪《抱朴子.明本》:“或血流漂橹,积尸筑京;或坑降万计,析骸易子。”并列 分解尸骨烧火做饭,交换孩子而后吃掉。形容粮尽柴绝、援救无人的极其困难的处境。《后汉书·来歙传》:“昔宋执楚

  • 一瓢自乐

    同“一瓢自怡”。宋辛弃疾《水龙吟.题瓢泉》词:“人不堪忧,一瓢自乐,贤哉回也!”

  • 牛涔

    源见“蹄涔”。指牛蹄印中积的水,比喻狭小的境地。常作自谦之词。唐黄滔《启卢员外》:“而滔牛涔浅狭,燕戏微茫,岂合攀投,徒为激切。”【词语牛涔】   汉语大词典:牛涔

  • 鸠计拙

    同“鸠拙”。明郎瑛《七修类稿.诗文八》:“杭 刘菊庄 泰,成化癸巳六月,适当六十……自寿云:‘落落乾坤六十翁,苍颜宁复旧时红。搜罗经史有余力,补报君亲无寸功。舌在未应鸠计拙,眼高浑觉马群空。’”【词语

  • 董遇三余

    三国魏董遇,提倡“读书百遍而义白见”。别人说没有时问,他说有“三余”,即“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详见“三余”条。

  • 王烈成仙

    晋.葛洪《神仙传》卷六:“王烈者,字长休,邯郸人也。常服黄精及铅,年三百三十八岁犹有少容,登山历险,行步如飞,……又按《神仙经》云:‘神山五百年辄开,其中石髓出,得而服之,寿与天相毕。’烈前得者必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