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小巫见大巫

小巫见大巫

太平御览》卷七三五引《庄子》:“小巫见大巫,拔茅而弃,此其所以终身弗如也。”

巫,指巫师。小巫的法术比不上大巫。见了大巫,拔起卜吉凶之茅而走。后引申为相形见绌之典。

三国志.吴书.张纮传》:裴松之注引《吴书》魏.陈琳《答张纮书》:“此间率少于文章,易为雄伯。……今景兴(王朗)在此,足下与子布(张昭)在彼,所谓小巫见大巫,神气尽矣。”小巫,陈琳自喻。


主谓 巫,旧时专门装神弄鬼,替人祈祷,以此为职业的人。小巫见了大巫师,自觉不如其高明。形容相形见绌,远远不如。《太平御览》卷735引《庄子》:“~,拔茅而弃,此其所以终身弗如。”鲁迅《华盖集续编·我还不能“带迁”》:“真是‘~’,使我自惭究竟不及白人毒辣勇猛。”△常用以作大小、高低的比较,带有诙谐、嘲讽意味。→相形见绌 相形失色 ↔半斤八两不相上下 相去无几


小巫见大巫”比喻学问、技艺远不如人之意。

为什么有此说法呢? “巫”义为何呢?

三国志·吴志·张纮 ( hónɡ) 传》裴松之注引 《吴书》记载:张纮 ( 字子纲) 看到一个南榴木枕,非常喜爱、欣赏其纹理,因而为之作了一篇赋文。在北方的陈琳看到了这篇赋文,认为写得不错,于是拿出来给别人看,说道: “这是我的同乡张子纲写的,真好啊!”

后来,陈琳的一些赋文、论文如 《武库赋》、 《应机论》等被张纮 ( 子纲) 看到了,“深叹美之”,并给陈琳去了一信。陈琳回信说:“我在河北,与外界相隔,此间很少人为文,所以 ‘易为雄伯’,我受此称誉,‘非其实也’,现今景兴在此,足下与子布在彼,我比起来真是 ‘小巫见大巫’啊! ‘神气’尽了啊!”陈琳自谦自己这个“小巫”比不上张纮他们那些 “大巫”。

“巫”,原指装神弄鬼替人去灾祈福为职业的人。因此,凡 “巫”必有 “术”, “术”为技艺、方法,引申为能力、水平等义。所以,“小巫”的能力、水平自然比不上 “大巫”,因之 “小巫见大巫”便用以比喻学问水平、技艺能力不如他人之意。


【词语小巫见大巫】  成语:小巫见大巫汉语词典:小巫见大巫

猜你喜欢

  • 鹤乘轩车

    同“鹤乘轩”。宋陆游《杂感》诗:“鹤乘轩车已堪叹,狐戴髑髅何可来?”

  • 齐奴物

    《晋书.石崇传》:“崇字季伦,生于青州,故小名齐奴。……崇颖悟有才气,而任侠无行检。在荆州,劫远使客商,致富不赀。……财产丰积。室宇宏丽。后房百数,皆曳纨绣,珥金翠。丝竹尽当时之选,庖膳穷水陆之珍。与

  • 洞庭张乐

    《庄子.天运》:“北门城问于黄帝曰:‘帝张咸池之乐于洞庭之野(注:咸池,古乐名,传说为黄帝之乐。洞庭,广庭;洞庭之野,指天地之间),吾始闻之惧,复闻之怠(注:怠,指恐惧之心消退),卒闻之而惑(注:惑,

  • 龙归剑杳

    源见“丰城剑气”。指传说雷焕子雷华佩剑堕入延平津化龙飞去之事。比喻帝业成而功臣隐遁。明徐灿《永遇乐.舟中感旧》词:“近水残阳,龙归剑杳,多少英雄泪血。”

  • 忍字百书

    《旧唐书.孝友传.张公艺》:“郓州寿张人张公艺,九代同居。北齐时,东安王高永乐诣宅慰抚旌表焉。隋开皇中,大使、邵阳公梁子恭亦亲慰抚,重表其门。贞观中,特敕吏加旌表。麟德中,高宗有事泰山,路过郓州,亲幸

  • 伯通隐

    《后汉书.梁鸿传》:“作《五噫之歌》……肃宗闻而非之,求鸿不得。乃易姓……与妻子居齐鲁之间。有顷,又去适吴。”“遂至吴,依大家皋伯通,居庑下,为人赁舂。……鸿潜闭著书十余篇。”东汉.梁鸿字伯鸾,家贫有

  • 秦后闻乐

    《文选》卷二东汉.张平子(衡)《西京赋》:“昔者大帝说秦缪公而觐之,飨以钧天广乐。帝有醉焉,乃为金策,锡用此土,而剪诸鹑首。”三国吴.薛综注:“大帝,天也。”后,天子及诸侯之称。传说秦缪公受到天帝的恩

  • 八米诗章

    源见“八米卢郎”。借指美文华章。唐元稹《重酬乐天》诗:“百篇书判从饶白,八米诗章未伏卢。”

  • 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

    道义:旧谓道德义理,现指道德正义。辣手:老辣之手。谓作文老练而有锋芒。 一副铁肩膀承担着道义的重任,一双老辣之手写出锋利的文章。 形容人坚持真理,敢想敢说,敢作敢为。语出明.杨继盛《大明湖铁公祠联

  • 先我鞭

    同“先我著鞭”。宋敖陶孙《改周晋仙赠丁相士之什》诗:“腰钱跨鹤谁不愿,只要圯下先我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