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引罪舍人

引罪舍人

新唐书.陆贽传》:“帝又问贽事切于今者,……贽因是极谏曰:‘……传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夫成汤圣君也,仲虺圣辅也,以圣辅赞圣君,不称其无过,称其改过;周宣王中兴贤王也,吉甫文武贤臣也,歌诵其主,不美其无阙,而美其补阙。则圣贤之意,贵于改过,较然甚明。……太宗有文武仁义之德,治致太平之功,可谓盛矣,然而人到于今以从谏改过为称首。是知谏而能从,过而能改,帝王之大烈也。……’……故诚不至者物不感,损不极者益不臻。夫悔过不得不深,引咎不得不尽,招延不可不广,润泽不可不弘。使天下闻之,廓然一变,人人得其所欲,安有不服哉!”

唐德宗时,中书舍人陆贽曾劝皇上引罪自咎,以谢天下。故人称之为“引罪舍人”。后用为自责而赦人之词。

清.赵执信《饮改之斋中观其近笔数首》诗:“策安太傅(汉.贾谊作《治安策》故称)涕空挥,引罪舍人言屡讼。”


猜你喜欢

  • 包马革

    源见“马革裹尸”。表示为国而战不惜牺牲。宋陆游《猎罢夜饮示独孤生》诗:“报国虽思包马革,爱身未忍价羊皮。”

  • 桃人

    亦名桃梗。桃木刻成的木偶。古代风俗,除夕挂桃人于门以驱邪。汉代应劭《风俗通》卷八:“谨按黄帝书,上古之时,有神荼、郁垒昆弟二人,性能执鬼,度朔山上章桃树下,简阅百鬼。无道理,妄为人祸害,荼与郁垒缚以苇

  • 白鹿随轩

    《后汉书.郑弘传》“〔郑弘〕政有仁惠,民称苏息。迁淮阳太守”李贤注引三国 吴谢承《后汉书》:“弘消息繇赋,政不烦苛。行春天旱,随车致雨。白鹿方道,侠毂而行。弘怪问主簿黄国曰:‘鹿为吉为凶?’国拜贺曰:

  • 泪洒西州

    源见“羊昙泪”。借指对先辈的哀思。宋张炎《八声甘州》词:“短梦依然江表,老泪洒西州。”

  • 公田种秫

    源见“陶令秫”。形容好酒乐饮,超脱免俗。宋苏辙《次韵分司南京李诚之待制求酒》:“公田种秫全抛却,坐客无毡谁与钱?”【典源】 南朝梁·萧统《陶渊明传》:“ (陶潜) 为彭泽令。……公田悉令吏种秫,曰:‘

  • 羊踏菜园

    隋.侯白《启颜录》:“有人常食菜疏,忽食羊,梦五藏(五脏)神曰:‘羊踏破菜园。’”后因以“羊踏菜园”用为吃了美味的食物而得腹疾的典故。《尺牍新钞.卷一.清代韩廷锡〈山中答孟韩妹书〉》:“二哥在山中,已

  • 背谲

    一作“背僪”。太阳旁外出的气。比喻臣子背离其君。《淮南子.览冥训》:“君臣乖心,则背谲见于天。”【词语背谲】   汉语大词典:背谲

  • 严濑

    同“严陵滩”。宋陆游《舟中大醉偶赋长句》:“画楫新摇严濑月,清尊又醉戴溪秋。”清陈维崧《醉蓬莱.感遇》词:“磻溪 严濑,千古同垂钓。”【词语严濑】   汉语大词典:严濑

  • 仲蔚蒿莱

    同“仲蔚蓬蒿”。清吴伟业《沁园春.云间张青琱从中州南还索调寿母》词:“念高堂老母,桓釐志行;穷途游子,仲蔚蒿莱。”

  • 恶讦以为直者

    恶( ㄨˋ wù ):憎恶。讦( ㄐㄧㄝˊ jié ):揭发、攻击别人的短处。 憎恶用揭发别人阴私来冒充正直的人。语出《论语.阳货》:“‘赐也亦有恶乎?’‘恶徼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