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张孝廉船

张孝廉船

源见“孝廉船”。谓羡美才士。清张问陶《题张莳塘诗卷时将赴吴即以志别》诗:“张孝廉船何处觅,名流今古在吾宗。”


【典源】《太平御览》卷六百十七引晋·郭澄之《郭子》曰:“张凭举孝廉出京,负其才气,谓必参时彦。欲诣刘真长,乡里及同举者咸共哂之。张遂经往诣刘。既前,处之下坐,通寒暑而已,真长方洗濯料事,神意不接。良久,张欲自发而未有其端。顷之,王长史诸贤来诣。言各有隔而不通处,张忽遥于末坐判之,言约旨远,便足以畅彼我之怀,举坐皆惊。真长延之上坐,遂清言弥日,因留宿遂复至晓。张退,刘曰:‘卿且前去,我正尔往取卿共诣抚军。’张既还船,同旅笑之曰:‘卿何许宿还?’张笑而不答。须臾,真长至,遣教觅张孝廉船,同旅惋愕。既同载俱诣抚军。”《世说新语·文学》,《晋书·张凭传》亦载,文大略同。

【今译】 晋代张凭举孝廉出京,准备谒见当时名人,想去见刘惔(字真长),同乡及同举孝廉者都嘲笑他。张凭去拜谒刘,刘只让坐在末坐,略略寒暄,不太理睬他。后来,又有不少名士来与刘清谈,凡是有论辩不通之处,张凭都予以阐发,一座皆惊。刘惔马上请他上坐,与他清谈整日,并留宿。张凭离去时,刘又约他一同去见抚军。张凭回船,同伴还不知道,不久刘惔来,派从人问询张孝廉的船,同伴十分惊愕。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人有才学,受人赏识。

【典形】 取觅张凭、孝廉初去、孝廉船。

【示例】

〔取觅张凭〕 唐·温庭筠《上学士舍人启》:“既而临汝运租,先逢谢尚; 丹阳传教, 取觅张凭。”

〔孝廉初去〕 明·高启《送吴生赴汴省》:“定远未归双节在, 孝廉初去一船开。”

〔孝廉船〕 唐·杜甫《得广州张判官叔卿书》:“云深骠骑幕, 夜隔孝廉船。”清·唐孙华《寿同年张春所学博》:“得禄暂充博士席, 到官仍泛孝廉船。”


猜你喜欢

  • 介休巾

    同“林宗巾”。明李东阳《少傅西涯相公六十寿诗三十六韵》:“空传马融帐,真慕介休巾。”

  • 鹿为马

    同“鹿是马”。宋王安石《桃源行》诗:“望夷宫中鹿为马,秦人半死长城下。”【词语鹿为马】   汉语大词典:鹿为马

  • 送往迎来

    送往者,迎来者,对来去的人都热情接待。《礼记.中庸》:“送往迎来,嘉善而矜不能,所以柔远人也。”并列 ①送走离去的人,迎接前来的人。指应酬客人,接送官员。语出《礼记·中庸》:“送往迎来,嘉善而矜不能,

  • 培?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大叔曰:‘不然,部娄无松柏。’”晋.杜预注:“部娄,小阜。松柏,大木。喻小国异于大国。”东汉.应劭《风俗通义》卷十《山泽.培》:“谨按《春秋左氏传》:‘培?无松柏。’言其卑小

  • 玉堂麻

    源见“玉堂金马”。谓翰林院代拟的诏令。麻,指皇帝颁诏用的麻纸。明高启《送王检校锜赴北平》诗:“莫道穷边成久别,待君归草玉堂麻。”【词语玉堂麻】   汉语大词典:玉堂麻

  • 莱子承欢

    同“老莱娱亲”。清 虞名《指南公.举义》:“悲温生绝裾不犹,惭莱子承欢弗久。”

  • 羿妻窃药

    同“嫦娥窃药”。清 丘逢甲《题风月琴尊图为菽园作》诗:“封姨对花不能虐,羿妻窃药不敢奔。”

  • 桑间

    源见“桑间濮上”。指桑间之咏。泛指淫靡之音。秦李斯《谏逐客书》:“郑 卫 桑间、《韶》《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亦指男女幽会之地。明 徐元《八义记.阴陵相会》:“那日桑间相会,谁知此地重逢。

  • 枭破镜

    比喻忘恩背义的恶人。传说枭是食母的恶鸟,破镜是食父的恶兽。《汉书.郊祀志上》,“祠黄帝,用一枭破镜。”唐代颜师古注引孟康曰:“枭,鸟名,食母。破镜,兽名,食父。黄帝欲绝其类,使百吏祠皆用之。”亦作“枭

  • 仁祖弹弦

    《世说新语.容止》:“或以方谢仁祖不乃重者。桓大司马曰:‘诸君莫轻道,仁祖企脚北窗下弹琵琶,故自有天际真人想。’”《俗说》:“谢仁祖为豫州主簿,在桓温阁下。桓闻其善弹筝,便呼之。既至,取筝令弹。谢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