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张耳陈馀

张耳陈馀

此典指张耳、陈馀由断颈无悔的刎颈之交到互相攻杀。后以此典比喻势利之交,不能善始善终。张耳(?——前202年),大梁(今河南开封)人。战国末为魏国外黄(今河南民权西北)令。秦末与陈馀同从武臣北定赵地。武臣为赵王,他任丞相。项羽分封诸侯王时,张耳被封为常山王。后投奔刘邦,改立张耳为赵王。陈馀(?——前204年),大梁(今河南开封)人。秦末陈胜起义后,他与张耳从武臣占据赵地。武臣被杀后,他又与张耳立旧贵族赵歇为王。后与张耳绝交,并击走张耳,自为代王(治代,今河北蔚县西南)。在韩信、张耳率军破赵战中,陈馀兵败被杀。当初,陈馀年纪轻,用对待父辈的态度对待张耳,两人结成生死与共、断颈无悔的刎颈之交。后张耳和赵王赵歇逃进巨鹿(今河北平乡县西南)城,秦军王离包围了那里。经解救,赵王赵歇、张耳才得出巨鹿城,拜谢各国将领之援救解围。张耳与陈馀见面,责怪陈馀不肯援救赵王,陈馀发怒说:“想不到您对我怨恨如此之深!难道您以为我舍不得放弃将军职位吗?”于是解下印信推给张耳。张耳也愕然不接受。陈馀起身上厕所。宾客中有人劝说张耳收取印信,张耳便佩上了陈馀之印信,接收了他的部下,陈馀回来,也埋怨张耳不让还印信,于是快步走出。张耳又接收了他的军队。陈馀只跟他手下亲信几百人去到黄河沿岸湖沼中捕鱼打猎。从此以后,陈馀、张耳之间有了裂痕。在汉高祖(刘邦)二年(前205年),汉王刘邦向东进攻楚项羽,派使者通告赵国,希望与赵国一起进军。陈馀说:“汉王杀掉张耳,我便追随。”当时汉王刘邦找到一个相貌跟张耳相象的人杀了,拿他人头送给陈馀。陈馀便派兵协助汉王。汉王在彭城(今江苏徐州)以西打了败仗,陈馀也察觉到张耳没有死,就背叛汉王刘邦。汉高祖(刘邦)三年(前204年),韩信已经平定了魏(今山西中部和东南部)地,刘邦派张耳和韩信在井陉(今河北井陉县东北井陉关)打败了赵军,在泜(zhī指)水(今河北省槐河)边杀死了陈馀。此典又作“耳余”、“张陈”。

【出典】:

史记》卷89《张耳陈馀列传》2571、2578、2580、2582页:“馀年少,父事张耳,两人相与为刎颈(割头)交。”“张耳与赵王歇走入巨鹿城,王离(秦将)围之。”“于是赵王歇、张耳乃得出巨鹿,谢诸侯。张耳与陈馀相见,责让陈馀以不肯救赵,”“陈馀怒曰:‘不意君之望(怨恨)臣深也!岂以臣为重(珍惜)去将哉?’乃脱解印绶(Shòu寿,系印之丝带),推予张耳。张耳亦愕不受。陈馀起如(去往)厕。客有说张耳曰:”“张耳乃佩其印,收其麾(huī辉)下(部下)。而陈馀还,亦望张耳不让(不让还印绶),遂趋出。张耳遂收其兵。陈馀独与麾下所善数百人之河上泽中渔猎。由此陈馀、张耳遂有郤(xì细,通“隙”,缝隙;裂痕)。”“汉二年,东击楚,使使告赵,欲与俱。陈馀曰:‘汉杀张耳乃从。’于是汉王求人类张耳者斩之,持其头遗陈馀。陈馀乃遣兵助汉。汉之败于彭城西,陈馀亦复觉张耳不死,即背汉。汉三年,韩信已定魏地,遣张耳与韩信击破赵井陉,斩陈馀泜水上。”

【例句】:

宋·曾巩《杂诗》之一:“张陈贫时交,干戈忽相逐。” 宋·范成大《次韵龚养正病中见寄》:“瘠肥邈尔自秦越,势利纷然皆耳馀。”


猜你喜欢

  • 涉厉

    《诗.邶风.匏有苦叶》:“济有深涉。深则厉,浅则揭。”厉,连衣涉水。后因以“涉厉”指涉水。明夏完淳《艳歌行》:“河水何汤汤,褰衣谁涉厉?”【词语涉厉】   汉语大词典:涉厉

  • 癸庚

    同“庚癸”。清袁枚《随园诗话》卷十一:“[荆州水灾,公(弇山尚书)]有《荆州述事》诗十首……‘大工重议筑方城,免使蚩氓祝癸庚。’”引申为军旅生活。清恽本初《泗上阻雨闻警》诗:“馀生本未辞金革,前路何曾

  • 箕裘相绍

    源见“克绍箕裘”。谓先辈之业世代相传。元 李世瞻《坏舵歌》:“箕裘相绍近百年,甑已堕矣奚容言。”

  • 才十倍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三国蜀汉刘备临终托孤时,称赞诸葛亮

  • 骑驴倒堕

    源见“陈抟堕驴背”。表示太平盛世到来。清钱谦益《徐大于王闻诏枉诗见贺奉答》之二:“骑驴倒堕君休笑,圣世今真作幸人。”【词语骑驴倒堕】  成语:骑驴倒堕汉语大词典:骑驴倒堕

  • 鱼沉雁杳

    源见“鱼传尺素”、“雁足书”。比喻书信不通,音信断绝。唐戴叔伦《相思曲》:“鱼沉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并列 鱼、雁,相传可以传递书信,借指书信;杳,不见踪迹。比喻音讯不通。明·李昌祺《剪灯余话

  • 生也死之徒

    《庄子.知北游》:“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徒:指同类的人。意谓生和死是相对的,有生必有死。

  • 欧阳井

    参见:六一泉

  • 关山渡若飞

    关山:泛指关隘山川。 像飞似地渡过关山。 形容进军神速。语出《乐府诗集.木兰辞》:“万里赴戎机,关山渡若飞。”陈毅《红四军军次葛坳突围赴东固口占》:“大军突敌围,关山渡若飞。”

  • 陈登上下床

    源见“元龙高卧”。比喻地位高下悬殊。宋朱槔《三山次潘静之升书记韵》:“且倾徐邈圣贤酒,不问陈登上下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