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得一老兵

得一老兵

晋书.谢奕传》:“奕每因酒,无复朝廷礼,尝逼温饮,温走入南康主门避之。主曰:‘君若无狂司马,我何由得相见!’奕遂携酒就听事,引温一兵帅共饮,曰:‘失一老兵,得一老兵,亦何所怪。’”后因以“得一老兵”为寻友饮酒之典。宋陈与义《即席重赋且约再游》诗之二:“得一老兵虽可饮,从今取友要须端。”


【典源】 《晋书·谢奕传》:“奕每因酒,无复朝廷礼,尝逼 (桓) 温饮,温走入南康主门避之。主曰:‘君若无狂司马,我何由得相见!’奕遂携酒就听事,引温一兵帅共饮,曰:‘失一老兵,得一老兵,亦何所怪。’”

【今译】 晋代谢奕任桓温安西司马,两人很友好,谢奕好饮,一醉就不顾朝廷礼仪。一次他硬逼桓温饮,桓温只好逃开。谢又找到桓温手下一名将官与之共饮,说:“走了一老兵,又找到一老兵,也没什么。”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人寻友饮酒。

【典形】 得一老兵、酒迫桓温、老 、兵、失一老兵、岂无一老兵、坐上无老兵、桓温为酒兵。

【示例】

〔得一老兵〕 宋·陈与义《即席重赋且约再游》之二:“得一老兵虽可饮,从

今取友要须端。”

〔酒迫桓温〕 清·丘逢甲《秋怀》之八:“酒迫桓温走老兵,诗看秦系破长城。”

〔老兵〕 宋·谢翱《赋得北府酒》:“百年风物烟尘巷,老兵对月犹举觞。”〔失一老兵〕 宋·方岳《两易邵武军谢庙堂启》:“失一老兵,得一老兵,初无伤于毫发。”


猜你喜欢

  • 放萤

    参见:散萤

  • 香火因缘

    香火:旧时迷信,供奉神佛用的香和蜡烛。因缘:佛家语,即缘分。古时结盟须设香案,点燃香烛向神发誓。佛家因此称彼此意气契合为“香火因缘”,表示前世就已结盟好。后用以形容情意深切,相爱至深。陆法和,北齐人,

  • 芒刺在躬

    同“芒刺在背”。前蜀杜光庭《杨鼎校书本命醮词》:“常怀再造之恩,未答自天之泽。兢忧度日,芒刺在躬。”见“芒刺在背”。前蜀·杜光庭《杨鼎校书本命醮词》:“常怀再造之恩,未答自天之泽,兢忧度日,~。”【词

  • 敲缺壶口

    同“唾壶击缺”。清曹溶《倦寻芳.招赤豹饮倦圃》词:“怪作达,于吾何有?起舞阑珊,敲缺壶口。”【词语敲缺壶口】   汉语大词典:敲缺壶口

  • 长爪仙人

    源见“麻姑搔背”。指传说中的仙人麻姑。清 丘逢甲《题友卿鸾箫集》诗之五:“长爪仙人鬓未霜,蓬莱清浅话栽桑。”

  • 拥书百城

    源见“坐拥百城”。喻藏书之富或嗜书之深。沈砺《年来所志百不遂而书籍庋藏日富》诗之二:“黄泥亭子白茆堂,拥书百城南面王。”述补 比喻藏书丰富,嗜书很深。据《魏书·李谧传》载,北魏李谧博览群书,无意做官,

  • 依傍门户

    源见“傍人门户”。谓依赖或因袭他人。清黄宗羲《明儒学案.浙中王门学案五》:“其时东南讲会甚盛,先生不喜干与,以为此辈未曾发心为道,不过依傍门户,虽终日与之言,徒费精神,彼此何益!”

  • 采芝翁

    晋.皇甫谧《高士传.四皓》:“四皓者,河内轵人也,或在汲,一曰东园公,二曰用里先生,三曰绮里季,四曰夏黄公,皆修道洁己,非义不动。秦始皇时,见秦政虐,乃退入蓝田山,而作歌曰:‘莫莫高山,深谷逶迤。晔晔

  • 信鸿

    源见“雁足书”。指鸿雁。宋陈允平《八宝妆.秋宵有感》词:“待月重帘谁共倚?信鸿断续两三声。”【词语信鸿】   汉语大词典:信鸿

  • 望文生义

    文:文字,这里指字面。只从字面上去牵强附会,不求确切了解词句的内容。清.叶廷琯《吹网录.胡注望文生义之误》:“昔顾涧翁谓梅磵虽熟乙部,间有望文生义,乃违本事。”《孽海花》四回:“第一个时期,是开创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