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悬跂

悬跂

把东西悬挂起来,使人提足望之,羡慕向往。《庄子.马蹄》:“及至圣人,屈折礼乐,以匡天下之形,悬跂仁义,以慰天下之心。”


猜你喜欢

  • 何用别寻方外去,人间亦自有丹丘

    方外:世外。旧指仙境或僧道的生活环境。丹丘:传说中的神仙居住之地。 何必到世外去寻求神仙,人间也自有仙境。 后用以比喻本地就有自己所需要的东西,不必外求。语出唐.韩翃《同题仙游观》:“何用别寻方外

  • 芹诚

    源见“献芹”。谓朴挚的诚意。用于谦词。明 邵璨《香囊记.问卜》:“且尽芹诚,躬调药饵,愿母病康宁如旧。”【词语芹诚】   汉语大词典:芹诚

  • 托栗讽谏

    指萧韩家奴以炒栗子作讽谏事。萧韩家奴,字休坚,涅剌部人。是中书省长官耶律安抟(tuán团)的孙子。他自幼好学,青年时代曾到南山读书,博览经书史籍,通晓契丹文和汉文。辽圣宗统和十四年(996年)步入仕途

  • 衣不经新,何由得故

    衣服不经新的,从哪里得到旧衣。《世说新语.贤媛》:“桓车骑不好著新衣,浴后,妇故送新衣与车骑。大怒,催使持去,妇更持还,传语云:‘衣不经新,何而得故。’桓公大笑著之。”桓车骑:即桓冲,东晋大将,因任车

  • 以意为之

    《礼记.礼运》:“故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必意之也,必知其情,辟于其义,明于其利,达于其患,然后能为之。”陈澔集说:“非意之,谓非以私意臆度而为之也。”后以“以意为之”谓只凭自己的主观想

  • 含沙

    源见“含沙射影”。即蜮。因其能含沙射影,使人致病,故又称含沙。喻指暗中害人的小人。宋苏轼《江涨用过韵》诗:“长驱连山烧,一扫含沙毒。”《聊斋志异.绛妃》:“济恶以才,妒同醉骨;射人于暗,奸类含沙。”【

  • 五陵儿

    源见“五陵年少”。泛指富家子弟。元马致远《湘妃怨.和卢疏斋西湖》曲:“春风骄马五陵儿,暖日西湖三月时。”【词语五陵儿】   汉语大词典:五陵儿

  • 逋逃薮

    《书.武成》:“今商王 受无道,暴殄天物,害虐烝民,为天下逋逃主,萃渊薮。”后以“逋逃薮”指藏纳逃亡者的地方。《世说新语.假谲》“陶公自上流来赴苏峻之难”刘孝标注引晋孙盛《晋阳秋》:“中书令庾亮以元舅

  • 耳染目濡

    同“耳濡目染”。《醒世姻缘传》第二七回:“只因安享富贵的久了,后边生出来的儿孙,一来也是秉赋了浇漓的薄气,二来又离了忠厚的祖宗,耳染目濡,习就了那轻薄的态度。”见“耳濡目染”。《醒世姻缘传》27回:“

  • 女子无才便是福

    见“女子无才便是德”。清·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卷3:“昔人云:‘~’。然今之闺秀,比比是矣!”【词语女子无才便是福】  成语:女子无才便是福汉语大词典:女子无才便是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