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成人之美

成人之美

原指勉励并帮助别人为善,后亦谓帮助别人实现其愿望。孔子说,君子通过诱掖奖劝以促人向善,而不是唆人作恶。小人则恰恰与之相反。

【出典】:

论语·颜渊》:“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例句】:

唐·韩愈《张中丞传后叙》:“说者又谓远与巡分城而守,城之陷自远所分始,以此诟远。……小人之好议论,不乐成人之美如是哉!” 清·刘宝楠《论语正义》:“君子不说人之过,成人之美。朝有过,夕改则与之;夕有过,朝改则与之。”


述宾 成全人家的好事。也指帮助别人实现其美好的愿望。肖达《身在苍烟落照间》:“这一次却破了例,意见非常一致,都有点~的意思,只有陆天富不说话。”△用于人际关系。 →急公好义 ↔掠人之美


解释成全他人的好事,或帮助别人达到目的。

出处论语·颜渊》:“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颜渊是孔子的学生,学问和品行都堪称孔门第一,深得孔子喜爱,孔子称赞他说,颜渊从不迁怒于别人,同样的错误也决不会犯第二次。颜渊学习刻苦,可惜体弱多病,二十九岁时头发就白了,三十二岁时去世。他去世后,孔子悲痛不已,大声叹息说:“老天让我的理想不能传下去!”而且哭得非常伤心,弟子们劝他:“老师您太悲伤了。”孔子说:“太悲伤了吗?不为这样的人悲伤,还为谁悲伤呢?”

论语·颜渊》篇中记载了孔子的一段话说,道德高尚的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促成别人的坏事。道德低下的小人则相反,不促成别人的好事,专促成别人的坏事。


【词语成人之美】  成语:成人之美汉语词典:成人之美

猜你喜欢

  • 破鉴徐郎

    源见“破镜重圆”。喻指分离的丈夫。宋 徐君宝妻《满庭芳》词:“破鉴徐郎何在?空惆怅,相见无由。”

  • 耕莘

    《孟子.万章上》载:相传伊尹未遇汤时耕于莘野,隐居乐道。后用为贤士在野的典实。宋魏了翁《送从子令宪西归》诗:“须知陋巷忧中乐,又识耕莘乐处忧。”【词语耕莘】   汉语大词典:耕莘

  • 卢仝七碗茶

    唐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先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言饮茶不须七碗即“

  •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宋.杨亿《杨文公谈苑》载:宋开元八年,宋军围金陵,南唐后主李煜遣徐铉入朝,请求缓兵,宋太祖对他说:“江南亦何罪?但天下一家,卧榻之侧,岂可许他人鼾睡?”宋.岳珂《桯史.徐铉入聘》:“国(南唐)初三徐,

  • 丧言不文

    《孝经.丧亲》:“二子曰:‘孝子之丧(此音sàng)亲也……礼无容,言不文。’”《孝经》上说,孝子在居丧(sāng)期间,言辞要质朴无文;以礼接待宾朋时,也不必修饰容貌,这样才能显示出哀悼之情。南朝梁

  • 口讲指画

    形容讲话时助以手势。唐代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衡、湘以南为进士者,皆以子厚为师,其经承子厚口讲指画,为文词者,悉有法度可观。”并列 边讲边指点。形容讲解生动、具体。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其经承

  • 鼎铛耳

    宋邵伯温《闻见前录》卷一:“御史中丞雷德骧劾普强占市人第宅,聚敛财贿,上怒叱之曰:‘鼎铛尚有耳,汝不闻赵普吾之社稷臣乎?’”后因以“鼎铛耳”为责人有耳不闻的典实。清赵翼《大柳驿相传为赵韩王授徒处》诗:

  • 掉舌灭寇

    源见“食其下齐国”。谓以游说取胜。宋苏舜钦《蜀士》诗:“掉舌灭西寇,画地收幽 燕。”

  • 压线为人

    同“为人作嫁”。刘谦《寄友人北京同纯根韵》:“压线为人徒自苦,弹冠笑我不如闲。”

  • 人中之龙

    比喻超凡出众的人。宋纤,字令艾,敦煌效谷(今甘肃省敦煌一带)人,晋隐士。前凉国王张祚请他为太子友。后不食而死,年八十二岁。宋纤年轻时,隐居于酒泉南山,勤学经书,有弟子三千多人。不理睬州府召他为官的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