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音辞》:“梁世有一侯,尝对元帝饮谑,自陈‘痴钝’,乃成‘飔段’。元帝答之云:‘飔异凉风,段非干木。’”飔,凉风。干木,即段干木,为战国魏之贤士。梁朝时,有一个官僚曾与梁元帝饮酒
同“鹤乘轩”。唐武元衡《夏日陪冯许二侍郎与严秘书游昊天观览旧题寄同里杨华州中丞》诗:“台殿云浮栋,緌缨鹤在轩。”
明代孙一元,自号太白山人,自称秦(今属陕西)人。善为诗,品性孤高,踪迹无定。曾携带铁笛鹤瓢,遍游名胜。正德间隐居在苕溪(今浙江湖州),与当时罢官回乡的刘麟、龙霓、陆昆和隐士吴珫(chōng充)结社倡和
同“兔三窟”。明田艺蘅《留青日札.严嵩》:“郿坞久营,兔窟多术,安能根连株拔,风剪霆灭。”
同“鸟尽弓藏”。明汪道昆《五湖游》:“身世沈浮,心事优游,肯待他较猎长杨,鸟尽弓收。”
源见“沈约瘦”。谓孱弱多病。宋史达祖《凤来朝.五日感事》词:“扇底并团圆影。只此是、沈郎病。”
源见“范蠡扁舟”。指范蠡。亦泛指隐者。唐杜牧《云梦泽》诗:“直是超然五湖客,未如终始郭汾阳。”
同“枕石漱流”。宋吴文英《倒犯.赠黄复庵》词:“枕水卧漱石,数间屋,梅一坞;待共结,良朋侣。”
西汉.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闻孔子在陈蔡之间,楚使人聘孔子。孔子将往拜礼,陈蔡大夫谋曰:‘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今者久留陈蔡之间,诸大夫所设行皆非仲尼之意。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孔子用
同“五彩衣”。唐权德舆《杂言同用离骚体送张评事襄阳觐省》:“君之去兮不可留,五采裳兮木兰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