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扪虱而谈

扪虱而谈

扪:按、摸。一边从身上捉虱子,一边与人交谈。形容放达任性,毫无拘束。王猛(事迹见前“悠然自得”条)年轻时隐居山中,留心世事,希望得遇明主,施展抱负。东晋大将桓温北伐时,兵入函谷关,王猛觉得时机已到,便披着麻布粗衣去见桓温。交谈中,他一面和桓温分析当时的形势,一面用手捉身上的虱子,就象身边没有别人一样。桓温对他十分敬重,并请他出山辅佐自己,但因王猛的师父反对而未能成行。

【出典】:

晋书》卷114《王猛传》2930页:“桓温入关,猛被褐而诣之,一面谈当世之事,扪虱而言,旁若无人。”

【例句】:

宋·陆游《舒悲》:“管葛逝已久,千古困俗学。扪虱论大计,使我思景略。” 清·敦诚《寄怀曹雪芹》:“当时虎门数晨夕,西窗剪烛风雨昏。接倒著容君傲,高谈雄辩虱手扪。” 鲁迅《而已集·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因不洗,便多虱。所以在文章上,虱子的地位很高,‘扪虱而谈’,当时竟传为美事。” 周恩来《送蓬仙兄返里有感》诗之一:“扪虱倾谈惊四座,持鳌下酒话当年。”


述补 扪,摸,捉。一边捉虱子,一边谈话。形容谈吐从容,不拘小节。语本《晋书·王猛传》:“桓温入关,猛被褐而诣之,一面谈当世之事,扪虱而言,旁若无人。”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第2讲:“适于穿旧衣——因新衣容易擦坏皮肤——又常不洗,虱子生得极多,所以说‘~’。”△用于言谈举止方面。→不拘小节。也作“扪虱而言”。


【词语扪虱而谈】  成语:扪虱而谈汉语词典:扪虱而谈

猜你喜欢

  • 漆室葵心

    源见“漆室忧葵”。借指忧国之心。宋孔平仲《和经父寄张绩》诗之二:“但存漆室葵心在,莫学荆山玉泪哀。”

  • 西山拄颐

    源见“拄笏看山”。形容为官清高脱俗。宋苏轼《次韵钱穆父会饮》:“东门未祖道,西山空拄颐。逝将江海去,安此麋鹿姿。”

  • 东墙窥宋

    战国 楚宋玉《登徒子好色赋》载:大夫登徒子侍于楚王,说玉为人“体貌闲丽,口多微辞,又性好色”,宋玉否认,并说:“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东家之子,增之一

  • 雨踪云迹

    同“雨迹云踪”。宋曾觌《清商怨》词:“清宵寂,香闺隔。好梦难寻,雨踪云迹。”见“雨迹云踪”。宋·曾觌《清商怨》:“清宵寂,香闺隔。好梦难寻,~。忆忆忆。”【词语雨踪云迹】  成语:雨踪云迹汉语大词典:

  • 不遭者可无不为

    不遭:犹言“不遇”。不被赏识。 谓士人不得志,身处卑位,可以无所不为。 这是旧时士人生不逢时的恚愤之辞。语出《汉书.孙宝传》:“宝曰:‘高士不为主簿,而大夫君以宝为可,一府莫言非,士安得自高?且不

  • 骏马换小妾

    源见“妾换马”。形容人的风流倜傥。唐李白《襄阳歌》:“千金骏马换小妾,笑坐雕鞍歌《落梅》。”【词语骏马换小妾】   汉语大词典:骏马换小妾

  • 蓝桥欢惬

    源见“蓝桥”。指男女欢情。明汤显祖《紫钗记.堕钗》:“道千金一笑相逢夜,似遇蓝桥那般欢惬。”

  • 试灯

    旧俗于正月十五元宵节张灯以祈丰年,前一日,即十四日为“试灯”。《钦定日下旧闻考》:“《苑置杂记》曰:‘十四日夜试灯,十五日正灯,十六罢灯。’”【词语试灯】   汉语大词典:试灯

  • 乘舟相日

    源见“乘舟梦日边”。喻指作帝王的辅佐大臣。北周庾信《周大将军赵公墓志铭》:“相风待赋,承露须铭,乘舟相日,策马随星。”

  • 南华蝶梦

    源见“庄周梦蝶”。指庄周化为蝴蝶之梦。喻迷离恍惚。元刘秉忠《永遇乐》词:“壶中天地,目前今古,今日还明日。似南华蝶梦醒来,秋雨数声残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