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奘《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下》载:频毗娑罗王都在上茅宫城,因编户之家频遭火灾,故群臣商议,将首先失火之家罚迁寒林。顷之,王宫中先失火,王即迁于寒林。“时吠舍釐王闻频毗娑罗王野处寒林,整集戎旅欲袭,不
亦作“云谲波诡”。云气水波相互变化。以后转为文章起伏变化,巧妙无极的意思。汉代扬雄《甘泉赋》:“于是大厦云谲波诡,摧嗺而成观。仰挢首以高视兮,目冥洵而亡见。”摧嗺:叹词,嗟也。摧,通“嗤”。挢首:举起
《晋书.孙楚传》附《孙绰传》:“绰字兴公。”“少以文才垂称,于时文士,绰为其冠。温、王、郗、庾诸公之薨,必须绰为碑文,然后刊石焉。”东晋人孙绰,以文才著称于当世,在当时文士中,绰居其冠。后用以称美才士
源见“总角”。指童年相交的好友。清沈复《浮生六记.坎坷记愁》:“琢堂名韫玉……与余为总角交。”【词语总角交】 汉语大词典:总角交
源见“倚马才”。谓文思敏捷。清 许承钦《送何偶圃游西陵》诗:“袁宏草檄才无敌,王粲依人意未平。”
毋:不。苟:随便。 面对钱财,不要随便取入私囊。语出《礼记.曲礼上》:“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很毋求胜,分毋求多。”《镜花缘》一九回:“本地向无盗贼,从不偷窃,就是遗金在地,也无拾取之人。他们见了
出辞气:指出言说话注意用辞和口气。鄙倍:粗野,背理。倍,同“背”。 说话的时候,多考虑一下言辞和语气,就可以避免粗野和背理。语出《论语.泰伯》:“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
同“不可同日而语”。汉贾谊《过秦论》:“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见“不可同日而语”。汉·贾谊《新书·过秦论上》:“比权量力,则~矣。”【词语不可同年而语】 成语:不
源见“六鹢风”。喻困境。唐杨知至《复落后呈同年》诗:“寒谷漫劳邹氏律,长天独遇宋都风。”
麟:麒麟。古代传说中的神兽。凤:古代传说中的神鸟。龙:古代传说中一种有鳞有须能兴云作雨的神异动物。 麒麟、凤凰、龟、龙被称为四灵”。语出《礼记.礼运》:“麟、凤、龟、龙,谓之四灵。”唐.李华《下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