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掉书袋

掉书袋

北宋.马令撰《南唐书.彭利用传》:“(利用)对家人稚子、下逮奴隶,言必据书史,断章破句,以代常谈,俗谓之掉书袋。”

“掉书袋”常用以讥讽人卖弄渊博,不看场合,一味引经据典,迂腐不堪的行为。

宋.刘克庄《后村题跋》卷三“跋刘叔安感秋八词”:“近岁放翁、稼轩一扫纤绝,不事斧凿,高则高矣;但时时掉书袋,要是一癖。”这里用“掉书袋”是指责他们用典过多。


述宾 掉,摆动。讽刺人喜欢引用古书词句来卖弄自己的学识渊博。《南唐书·彭利用传》:“利用对家人稚子,下逮奴隶,言必据书史,断章破句,以代常谈,俗谓之~。”△贬义。多用于自夸方面。


掉书袋”指喜好征引古书以炫耀学识渊博之意,这是一种讽刺语。也指人作诗填词过多使用典故之意,犹言 “獭 ( tǎ) 祭”。

宋·马令 《南唐书·彭利用传》: “对家人稚子,下逮奴隶,言必据书史,断章破句,以代常谈,俗谓之掉书袋。”

这种情形,为什么叫 “掉”书袋呢?

“掉”,有 “摇动”义,如 “尾大不掉”,即谓尾巴粗大了摇摆不动 ( 详该条) 。由摇摆、摆动义引申出有 “摆弄”义, “掉书袋”犹言摆弄书袋,谓引经据典、旁征博引以炫耀学问高深。

“曾经獭祭博奥殚,一篇 《锦瑟》解人难。”獭性贪,常捕鱼陈列水边,如陈物而祭,谓之獭祭。獭祭鱼、掉书袋,实为文人陋习。


【词语掉书袋】  成语:掉书袋汉语词典:掉书袋

猜你喜欢

  • 以珠弹雀

    比喻作事不权衡轻重,得不偿失。《庄子.让王》:“今且有人于此,以随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则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轻也。偏正 用珍珠弹麻雀。比喻轻重颠倒,得不偿失。语本《庄子·让王》:“今

  • 一囊贫

    源见“一囊钱”。指些许钱财。唐骆宾王《在江南赠宋五之问》诗:“犹轻五车富,未重一囊贫。”

  • 穿七札

    同“七札俱穿”。《新唐书.薛仁贵传》:“帝曰:‘古善射有穿七札者,卿试以五甲射焉。’仁贵一发洞贯,帝大惊。”

  • 一枝栖

    《庄子.逍遥游》:“(许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矣,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

  • 何郎试汤饼

    源见“傅粉何郎”。本指青年男子洁白美丽的天然面容。亦喻指洁白美丽的花朵。宋黄庭坚《观王立簿家酴醾》诗:“露湿何郎试汤饼,日烘荀令炷炉香。”

  • 明扬仄陋

    同“明扬侧陋”。三国 魏曹操《求贤令》:“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见“明扬侧陋”。三国魏·曹操《求贤令》:“二三子其佐我~,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词语明扬仄陋】  成语:明扬

  • 停云落月

    《陶渊明集》《停云》诗四首其二:“停云霭霭,时雨濛濛。八表同昏,平陆成江。有酒有酒,闲饮东窗。愿言怀人,舟车靡从。”《序》云:“停云,思亲友也。”唐.杜甫《梦李白》诗二首其一:“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

  • 莛撞

    同“以莛撞钟”。唐元稹《泛江玩月》诗:“知君皆逸韵,须为应莛撞。”

  • 月离于毕

    毕:星名,二十八宿之一。旧说毕星主雨,月亮附于毕星,是降雨的征兆。《诗.小雅.渐渐之石》:“月离于毕,俾滂沱矣。”毛传:“月离阴星则雨。”郑玄笺:“将有大雨,征气先见于天。”离:附离,著。

  • 子荆参军

    《晋书.孙楚传》:“孙楚,字子荆,太原中都人也。……征西将军扶风王骏与楚旧好,起为参军。转梁令,迁卫将军司马。”晋.孙楚字子荆,曾为参军之职,富有英才,超拔不群。后用为咏参军之典。唐.杜甫《八哀诗.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