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排虚翮

排虚翮

汉.韩婴《韩诗外传》卷六之二十七:“晋平公游于西河而乐,曰:‘安得贤士与之乐此也?’船人盍胥跪而对曰:‘主君亦不好士耳!夫珠出于江海,玉出于昆山,无足而至者,犹主君之好也。士有足而不至者,盖主君无好士之意耳,何患无士也。’平公曰:‘吾食客,门左千人,门右千人。朝食不足,夕收市赋;暮食不足,朝收市赋。吾可谓不好士乎?’盍胥曰:‘夫鸿鹄一举千里,所恃者六翮耳。背上之毛,腹下之毳,益一把,飞不为加高,损一把,飞不为加下。今君之食客,门左、门右各千人,亦有六翮在其中矣,将皆背上之毛、腹下之毳耶?’《诗》曰:‘谋夫孔多,是用不就。’”

晋平公表面上好士,养士也很多,但他并不知士,因此也就不会用士。船夫盍胥认为,鸿鹄一举千里,凭靠的是六翮;君主治国,凭靠的是英才。毛毳的增损,不影响鸿鹄之腾飞;庸才再多,亦无补于事业的成就。晋平公养士数千,其中必有贤士,绝不都是“腹背毛毳”。贤士既处门下,却慨叹世无贤才,这怎么能算知士好士呢?后因以“排虚翮”喻指才智之士。

文选》卷二五(晋)卢谌(子谅)《答魏子悌》诗:“顾此腹背羽,愧彼排虚翮。”


猜你喜欢

  • 二使星

    源见“使臣星”。使者的代称。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一》:“偶与友人扶乩,乩赠余以诗曰:‘……鲸波不阻三神鸟,鲛室争看二使星。’”【词语二使星】   汉语大词典:二使星

  • 弄璋之庆

    谓生男的喜庆。明赵弼 《木绵庵记》: “喜公有弄璋之庆,万事足矣。” 参见:○弄瓦弄璋见“弄璋之喜”。【词语弄璋之庆】  成语:弄璋之庆汉语大词典:弄璋之庆

  • 疲暮逢君

    筋力疲乏的暮年称“疲暮”。“疲暮逢君”比喻晚年遇才。《南史.王筠传》:“沈约每见王筠文,咨嗟谓曰:‘自谢朓诸贤零落,平生意好殆绝,不谓疲暮复逢于君。’”偏正 疲暮,筋力疲乏的暮年。年迈之时又见到你。比

  • 狗续貂尾

    同“狗尾续貂”。清 嬴宗季女《六月霜.张罗》:“杀人献媚,情甘狗续貂尾。”见“狗尾续貂”。【词语狗续貂尾】  成语:狗续貂尾汉语大词典:狗续貂尾

  • 换鹅手

    源见“换鹅书”。称美在书法上深有造诣的人。宋黄庭坚《寄上高李令怀道》诗:“摩拂幼妇篇,惭非换鹅手。”【词语换鹅手】   汉语大词典:换鹅手

  • 履霜知冰

    《周易.坤卦》:“初六,履霜坚冰至,盖言顺(顺,通慎)也。”行于霜上而知严寒结坚冰的冬季即将到来,故应防慎于始,切实安排好过冬的事。后因用以比喻见微知著,寻端见绪,防微而杜渐。《后汉书.蔡邕传》:“是

  • 乌焉成马

    《周礼.天官.缝人》“丧,缝棺饰焉”汉郑玄注:“故书焉为马,杜子春云‘当为焉’。”乌、焉、马三字字形相似。后因以“乌焉成马”指文字经传抄造成讹误。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四:“予意黄鹤楼即黄鹄矶,后人讹

  • 昼锦游

    同“昼锦荣归”。唐储光羲《陆著作挽歌》:“昔为昼锦游,今成逝川路。”

  • 怙恶不改

    见“怙恶不悛”。《封神演义》82回:“岂得~,又率领众仙布此恶阵?”【词语怙恶不改】  成语:怙恶不改

  • 顾而言他

    见“顾左右而言他”。《扫迷帚》21回:“那三人见话不投机,便~。”△用于描写为难。→顾说他事【词语顾而言他】  成语:顾而言他汉语大词典:顾而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