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揽辔澄清

揽辔澄清

后汉书.范滂传》:“时冀州饥荒,盗贼群起,乃以滂为清诏使,按察之。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

世说新语.德行》:“陈仲举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登车有揽辔澄清天下之志。”

后固以“揽辔澄清”指官吏初到职便能稳定局势,澄清政治。

清.龚自珍《已亥杂诗》:“少年揽辔澄清意,倦矣应怜缩手时。”


连动 手握马缰,走马上任时,即有澄清天下之志。语本《后汉书·范滂传》:“时冀州饥荒,盗贼群起,乃以滂为清诏使,按察之。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清·龚自珍《己亥杂诗》:“少年~意,倦矣应怜缩手时。”△褒义。多用于写官吏政绩。也作“揽辔登车”、“揽辔中原”。


【词语揽辔澄清】  成语:揽辔澄清汉语词典:揽辔澄清

猜你喜欢

  • 借筹代谋

    源见“留侯借箸”。指代为出谋划策。茅盾《杂感二题.又一副嘴脸》:“日本武士,对于中国的这些‘好心肠的老实人’之谆谆劝告,借筹代谋,大概并不领情。”

  • 梦吞三爻

    《三国志.吴书.虞翻传》裴松之注引《翻别传》:“翻初立《易》注,奏上曰:‘臣郡吏陈桃梦臣与道士相遇,布《易》六爻,挠其三以饮臣,臣乞尽吞之。道士言《易》道在天,三爻足矣。豈臣受命,应当知经。”三国时,

  • 介胄之士不拜

    介:披铁甲。胄( ㄓㄡˋ zhòu ):戴头盔。拜:跪拜。 身着铠甲的武士例不下拜。 这是古代军中礼节。语出《尉缭子.武议》:“乞人之死不索尊,竭人之力不责礼,故古者介胄之士不拜,示人无已烦也。

  • 渊明庐

    同“陶庐”。宋陈与义《书怀示友》诗之六:“微官不救饥,出处违壮图……如何求二顷,归卧渊明庐。”

  • 拔蛇山

    源见“五丁开道”。指蜀地高山。前蜀冯涓《蜀驮引》之二:“自古皆传蜀道难,尔何能过拔蛇山。”

  • 化为异物

    异物:“鬼”的讳称。 旧指人死。语出汉.贾谊《鹏鸟赋》:“化为异物,又何足患?”三国.魏文帝《与吴质书》:“元瑜长逝,化为异物。”《聊斋志异.婴宁》:“生俟其笑歇,乃出袖中花示之。曰:‘自上元相遇,

  • 班姬扇

    源见“班姬咏扇”。喻指失宠者或废弃之物。前蜀韦庄《同旧韵》:“簟委班姬扇,蝉悲蔡琰琴。”清 许光治《水仙子》曲:“拚不弃班姬扇,怕重张河朔筵。”亦用指团扇。宋杨亿《苦热》诗:“已裁圆月班姬扇,更换轻云

  • 五马南浮

    同“五马渡江”。唐胡曾《咏史诗.东山》:“五马南浮一化龙,谢安入相此山空。”

  • 桂客

    同“桂枝郎”。唐王勃《乾元殿颂》之十一:“桂客攀荣,松宾改律。”【词语桂客】   汉语大词典:桂客

  • 侯鲭

    同“五侯鲭”。宋赵以夫《念奴娇.寒食野涉并怀孙季蕃》词:“重门翠锁,笑侯鲭断绝,又逢寒食。”【词语侯鲭】   汉语大词典:侯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