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敌忾同仇

敌忾同仇

又作“同仇敌忾”。敌:对抗。忾:愤怒。 同仇;共同对仇敌。指共同愤起对抗外敌。李宗羲(?-1884年),字雨亭,开县(今四川开县)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进士。同治十二年(1873年),升两江总督。当时清廷命令修建圆明园,李宗羲上奏条陈说:“外国有日本人来侵略欺侮,国内有各地民众起义的忧虑,这对于天道时机、人情事理,都有可以深加考虑的地方。呈清朝廷节省营造修建,减少衣服、车马过奢等费用。”同治十三年(1874年),李宗羲又上奏条陈说:“天空星象变幻多次出现,外国人侵略祸患正如火烧旺盛。上年(同治十二年,1873年)御史(专职监察官)沈淮曾经上奏呈请停止修建圆明园工程,我也冒昧贡献愚蠢的诚意。现在还有不能不说的话,当今大局艰难困苦,收入短少,这是事件之一。现今外国人侵入肢体,圆明园距离北京城内有几十里,既没有坚强城防,又没有大队护卫的兵士。连年以来,每次遇到百姓、教会争斗,外国人出动以倚仗兵船武力来要挟。天津早晨有军事行动的警报,那就是海淀地区晚上受到惊扰。皇帝侍奉皇太后在圆明园,这是我们臣子所感到万分不安的了。如果得到皇帝君权立即决断,迅速停止圆明园修建工程,使全国的百姓,知道皇帝有躺卧薪草品尝苦胆的思想,必定一致振愤共同对抗外敌的气慨。”

【出典】:

清史稿》卷426《李宗羲传》12244、12245页:“时诏修圆明园,宗羲疏言:‘外侮内患,天时人事,皆有可虑。请省营缮,减服、御。’十三年,又疏言:‘星变屡见,外患方炽。上年御史沈淮奏请停止园工,臣亦冒贡愚忱。兹复有不能已于言者,时局艰难,度支短绌,特一端耳。今外人入处肘腋,圆明园距京城数十里,既无坚城管钥之固,复少大枝护卫之兵。频年以来,每遇民、教争斗,外人动挟兵船要求。天津朝警,则海淀夕惊。皇上奉皇太后于此,此臣所万分不安者也。如蒙皇上乾纲立断,速谕停工,天下臣民,知皇上有卧薪尝胆之思,必共振敌忾同仇之气。’”

【例句】:

梁启超《论教育当定宗旨》:“则宜法德意志,使欲造成君国一体同仇敌忾之国民也。” 梁启超《意大利建国三杰传》17节:“我辈苟坚持此主义,虽复中道以死,而此同仇敌忾之念,犹将传诸我子孙。”


见“同仇敌忾”。方令孺《母亲的话》:“他们就行动起来了,自动的参加革命组织,一个个就从我身边走出去。我没有说什么,因为我一样的和他们~。”


【词语敌忾同仇】  成语:敌忾同仇汉语词典:敌忾同仇

猜你喜欢

  • 击壤翁

    源见“击壤歌”。指远古先民。前蜀贯休《寿春进祝圣七首.大兴三教》诗:“击壤翁知否,吾皇即帝尧。”

  • 鲁殿

    同“鲁灵光殿”。清赵翼《新春即目》诗:“死尽故人成鲁殿,占先春色有唐花。”【词语鲁殿】   汉语大词典:鲁殿

  • 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五灯会元.栖贤湜禅师法翤》:“一人把火自尽其身,一人抱冰横尸于路,进前即触途成滞,退后即噎气填胸,直得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如今已不奈何也。”“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用以形容无路可走,处境极端艰险困窘

  • 报珠

    同“报恩珠”。唐杜甫《寄韦有夏郎中》诗:“饮子频通汗,怀君想报珠。”【词语报珠】   汉语大词典:报珠

  • 腹诽心谤

    诽(fěi匪):诬蔑。谤(bàng磅):说坏话。此典指田蚡(fén坟)诬蔑窦婴、灌夫心怀不满,暗说坏话。后以此典比喻心怀不满,暗中发泄。田蚡(?一一前131年),长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汉景帝王皇后

  • 洛浦惊鸿

    源见“洛神”。指体态轻盈姿容姣好的美女。明徐渭《玉簪》诗:“洛浦惊鸿别,高唐暮雨归。”

  • 湘妃瑶瑟

    同“湘灵鼓瑟”。金王特起《喜迁莺.题郝仙女庙壁》词:“汉女菱歌,湘妃瑶瑟,香动依云层殿。”

  • 夫妻本是同林鸟

    唐.释道世《法苑珠林》卷六五载:昔有一夫耕田,被蛇咬伤中毒致死。其妇对人曰:“譬如飞鸟,暮宿高树,同止共宿,伺明早起,各自飞去,行求饮食。有缘即合,无缘即离。我等夫妇,亦复如是。”说“夫妻本是同林鸟,

  • 星驰电掣

    见“星驰电发”。《民国演义》123回:“好容易才把贵廷拉出旅馆,拖上火车,~的匆匆赶到,急急调度,已经来不及了。”【词语星驰电掣】  成语:星驰电掣汉语大词典:星驰电掣

  • 辉光日新

    辉光:也作“晖光”。指修养、造诣。指修养和造诣,天天都有长进。《易.大畜》:“刚健笃实,辉光日新。”主谓 指一个人在道德、学术、文艺等方面日有长进。语出《易经·大畜》:“刚健笃实,辉光日新。”唐·韩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