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斩蛇

斩蛇

史记.高祖本纪》:“高祖被酒(被,加;被酒,犹中酒),夜径(从小路行走,为求疾速)泽中,令一人行前。行前者还报曰:‘前有大蛇当径,愿还。’高祖醉,曰:‘壮士行,何畏!’乃前,拔剑击斩蛇,蛇遂分为两(这里是说把蛇斩为两段),径开。行数里,醉,因卧。后人来至蛇所,有一老妪夜哭。人问何哭,妪曰:‘人杀吾子,故哭之。’人曰:‘妪子何为见杀?’妪曰:‘吾子,白帝(古代神话中五天帝之一,指西方之神。)子也,化为蛇,当道,今为赤帝子斩之,故哭。’人乃以妪为不诚,欲告之(《汉书.高帝纪》作“苦”,意欲困苦辱之),妪因忽不见。后人至,高祖觉。后人告高祖,高祖乃心独喜,自负。诸从者日益畏之。”此事又见晋崔豹《古今注》卷上。

汉朝时候,盛行五德(即五行)相生相克、循环往复之说,认为以此可以决定天下兴亡得失。当时人认为,汉灭秦是以火德(德行)而王,火主南方(五行谓南方是丙丁火),又是赤色,故称刘邦是赤帝之子,刘汉为炎刘。这样就把刘邦的起事加以神化了。因而产生出“拔剑斩蛇”的神话故事。

后以“斩蛇”为刘汉起事得天下的象征,常加以吟咏传说。

唐.胡曾有一首《大泽》诗,是专为歌咏刘邦“斩蛇”故事的,其诗写道:“白蛇初断路人通,汉祖龙泉血染红。不是咸阳将瓦解,素灵那哭月明中。”又唐薛逢《重送徐州李从事商隐》诗:“斩蛇泽畔人烟晓,戏马台前树影疏。”张九龄《奉和圣制次成皋先圣擒建德之所》诗:“地识斩蛇处,河临饮马间。”


【词语斩蛇】   汉语词典:斩蛇

猜你喜欢

  • 庖三韭

    源见“庾郎鲑菜”。形容粗茶淡饭,生活清苦。元方回《喜刘元辉再至用前韵》之二:“未厌庖三韭,终难和八梅。”

  • 一谦四益

    《易.谦》:“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后以“一谦四益”谓谦虚能使人得到很多益处。《汉书.艺文志》:“《易》之嗛嗛,一谦而四益,此其所长也。”宋苏轼《赐皇叔改封

  • 万人为鱼

    《后汉书.光武帝纪上》:“进至邯郸,故赵缪王子林说光武曰:‘赤眉今在河东,但决水灌之,百万之众可使为鱼。’”东汉时,刘林曾建议光武帝刘秀决黄河水淹赤眉军,说可使其百万之众成为鱼。后因用为杀伤生灵极多之

  • 人琴双绝

    同“人琴俱亡”。清李渔《自乔吉亡后不忍听歌者半载》诗之一:“人琴双绝已多时,谁鼓湘灵慰所思?”

  • 商山四翁

    同“商山四皓”。明冯惟敏《二犯傍妆台.世恩堂雨酌》曲:“竹溪六逸,商山四翁,至今千载仰高风。”【词语商山四翁】   汉语大词典:商山四翁

  • 罗袜无踪

    同“罗袜生尘”。宋贺铸《望湘人.春思》词:“认罗袜无踪,旧处弄波清浅。”

  • 师兴而雨

    《左传.僖公十九年》:“秋,卫人伐邢,以报菟圃之役,於是卫大旱,卜有事於山川,不吉。宁庄子曰:‘昔周饥,克殷而年丰,今邢方无道,诸侯无伯,天其或者欲使卫讨邢乎?’从之,师兴而雨。”卫国发生旱灾,占卜说

  • 茂陵贫

    源见“家徒四壁”。形容人家境贫寒,一无所有。茂陵,司马相如晚年居处,代指司马相如。唐唐彦谦《逢韩喜》诗:“相逢浑不觉,只似茂陵贫。”

  • 十世宥能

    同“十世宥”。晋潘岳《马汧督诔》:“我虽末学,闻之前典,十世宥能,表墓旌善。”见“十世宥”。晋·潘岳《马汧督诔》:“我虽末学,闻之前典,~,有墓旌善。”【词语十世宥能】   汉语大词典:十世宥能

  • 木肠

    同“木人石心”。宋苏轼《次韵滕大夫.沉香石》:“欲随楚客纫兰佩,谁信吴儿是木肠。”【词语木肠】   汉语大词典:木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