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断袖之宠

断袖之宠

断袖:截断衣袖。西汉哀帝宠幸美男子董贤,外出时由董贤陪乘,在宫中由董贤日夜侍奉。不到一个月给董贤的赏钱高达数万钱,董贤的贵宠震撼了朝廷。哀帝常和董贤同榻而眠。有一天午睡时,董贤的身子压住哀帝的衣袖,哀帝想起身,但董贤正在熟睡。哀帝不忍惊动他,于是把自己的衣袖剪断了。皇上对董贤的缠绵情爱就到了这种程度。后以此为典咏受君王贵臣宠爱的男宠。

【出典】:

汉书》卷93《佞幸传·董贤传》3733页:“贤宠爱日甚,为驸马都尉侍中,出则参乘,入御左右,旬月间赏赐累巨万,贵震朝廷。常与上卧起。尝昼寝,偏藉上袖,上欲起,贤未觉,不欲动贤,乃断袖而起。其恩爱至此。贤亦性柔和便辟,善为媚以自固。”

【例句】:

南史·萧韶传》:“韶昔为幼童,庾信爱之,有断袖之欢,衣食所资,皆信所给。” 南朝齐·沈约《忏悔文》:“淇水上官,诚云无分;分桃断袖,亦足称多。” 南朝梁·刘遵《繁健应令》:“剪袖恩虽重,残稿爱未终。” 明·袁宏道《散木方鳏誓不娶》:“割袖分桃听忏悔,辟将黄叶止儿啼。” 清·钱谦益《徐元叹劝酒词》之五:“断袖分桃记啸歌,沈侯忏谢六时过。”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黄九郎》:“何生素有断袖之癖,睹之,神出于舍;翘足目送,影灭方归。”“男女居室,为夫妇之大伦;燥湿互通,乃阴阳之正窍。迎风侍月,尚有荡检之讥;断袖分桃,难免掩鼻之丑。”


见“断袖分桃”。《歧路灯》24回:“绍闻每日在碧草轩戏谑调笑,九娃儿居然~。”


【词语断袖之宠】  成语:断袖之宠汉语词典:断袖之宠

猜你喜欢

  • 龙绡

    源见“鲛人泣珠”。又南朝 梁任昉《述异记》卷上:“南海有龙绡宫,泉先织绡之处。”因以“龙绡”指传说中鲛人所织的丝织品。唐韦应物《鼋头山神女歌》:“阴深灵气静凝美,的砾龙绡杂琼珮。”亦比喻薄如鲛绡之物。

  • 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远方的人还不归服,便修治仁义礼乐的政教招徕他们。 古代儒家强调用“文德”招徕远人,而不诉诸武力。语出《论语.季氏》:“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北魏.高闾《请筑长城表》:“臣闻为

  • 天高地远

    参见:天高地迥见“天高地迥”。元·谷子敬《城南柳》3折:“谁着你锁鸳鸯系不紧垂杨线,今可去觅鸾胶续断弦,遮莫你上碧霄下黄泉,赤紧的~。”【词语天高地远】  成语:天高地远汉语大词典:天高地远

  • 鸡群

    源见“鹤立鸡群”。比喻平庸之辈。宋范仲淹《谢柳太傅惠鹤》诗:“鸡群与处曾非辱,鹏路将翔孰谓荣?”【词语鸡群】   汉语大词典:鸡群

  • 鹅池雪

    同“鹅池平蔡”。明孙承宗《阳关引》词:“把眼前飞絮,学作鹅池雪。待四方勘定,直北迎节归。”

  • 仙凫

    源见“王乔凫舄”。指鞋子或野鸭。唐段成式《光风亭夜宴妓有醉殴者》诗:“掷履仙凫起,扯衣蝴蝶飘。”唐李邕《斗鸭赋》:“征羽毛之好鸟,得渤澥之仙凫。”亦比喻足迹、行踪。明何景明《送寇定州》诗:“霄汉仙凫去

  • 江皋解佩

    参见:解佩江皋【词语江皋解佩】   汉语大词典:江皋解佩

  • 凿饮耕食

    晋.皇甫谧《帝王世纪》:“(帝尧时)天下大和,百姓无事,有八十老人击壤于道。观者叹曰:‘大哉,帝之德也!’老人曰:‘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何力于我哉?”后因以此用为天下太平自食其

  • 兰亭觞咏

    同“兰亭会”。明瞿式耜《密之再次虞祠韵复再和》之一:“聊追洛社耆英会,绝胜兰亭觞咏时。”

  • 与子同袍

    原指战士之间相亲相爱。《诗.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后多以“同袍”称好友。唐代许浑《晓发天井关寄李师晦》诗:“逢秋正多感,万里别同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