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镞遗
《史记.秦始皇纪赞》:“于是六国之士……常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遁逃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引《贾谊书》语)
无镞遗,是由“无矢镞之费”脱变而成,贾谊原指秦无耗费而六国已疲。后用指获胜容易,无须耗费。
唐.杜牧《今皇帝陛下一诏征兵不日功集河湟诸郡次第归降臣获覩圣功辄献歌咏》:“捷书皆应睿谋期,十万曾无一镞遗。”此用以歌颂王师耗无损失便取得了收复河湟的胜利。
《史记.秦始皇纪赞》:“于是六国之士……常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遁逃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引《贾谊书》语)
无镞遗,是由“无矢镞之费”脱变而成,贾谊原指秦无耗费而六国已疲。后用指获胜容易,无须耗费。
唐.杜牧《今皇帝陛下一诏征兵不日功集河湟诸郡次第归降臣获覩圣功辄献歌咏》:“捷书皆应睿谋期,十万曾无一镞遗。”此用以歌颂王师耗无损失便取得了收复河湟的胜利。
同“浮杯”。宋楼钥《雪窦山》诗:“流杯水涨人何处,洗钵池清意已消。”【词语流杯】 汉语大词典:流杯
同“画诺坐啸”。唐刘知幾《史通.辨识》:“但今之从政者则不然。凡居斯职者,必恩幸贵臣,凡庸贱品,饱食安步,坐啸画诺,若斯而已。”
源见“汉皋解佩”。借指传情赠送信物。亦比喻采莲。宋张炎《水龙吟.白莲》词:“隔浦相逢,偶然倾盖,似传心素。怕湘皋佩解,绿云十里,卷西风去。”
源见“天平地成”。谓万事安排妥帖。明杨慎《别陈玉泉》诗:“平成绍禹绩,玄圭献尧天。”【词语平成】 汉语大词典:平成
《书.洪范》:“天乃锡禹《洪范》九畴,彝伦攸叙。”孔传:“天与禹,洛出书,神龟负文而出,列于背,有数至于九。禹遂因而第之,以成九类常道。”后遂以“龟畴”指治理天下的大法。明张居正《贺灵雨应祈表》一:“
举出眼前的事实,说明有深远意义的道理。《孟子.尽心下》:“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指:同“旨”,旨义,含意。并列 措词浅显,含意却很深远。语本《孟子·尽心下》:“孟子曰:‘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元
同“剑挂孤松”。清李渔《旅中病疟倩某子觅医既得其人吝不与见诗以让之》诗:“悬知有待终言诺,剑挂坟头一怆神。”
源见“囊萤照读”、“孙康映雪”。形容勤学苦读。南朝 梁任昉《为萧扬州荐士表》:“既笔耕为养,亦佣书成学,至乃集萤映雪,编蒲缉柳。”见“囊萤积雪”。南朝梁·任昉《为萧扬州荐士表》:“既笔耕为养,亦佣书成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吴公子札来聘……请观于周乐。使工为之歌《周南》、《召南》,曰:‘美哉!始基之矣,犹未也。然勤而不怨矣。’为之歌《邶》、《鄘》、《卫》,曰:‘美哉!忧而不困也。吾闻卫康叔、武公
《汉书.贾谊传》载:汉文帝时,天下初定,制度疏阔,匈奴侵边,诸侯王不服,“谊数上疏陈政,多所欲匡建,其大略曰:‘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伤道者,难遍以疏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