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晏子楹

晏子楹

晏子春秋.内篇杂下》:“晏子病,将死,凿楹纳书焉。谓其妻曰:‘楹语也,子(儿子)壮而示之。’”后遂以“晏子楹”指先人遗言留处。唐李商隐《五言述德抒情诗》:“经出宣尼壁,书留晏子楹。”


【典源】《晏子春秋·内篇杂下》:“晏子病,将死,凿楹纳书焉,谓其妻曰:‘楹语也,子壮而示之。’” 《说苑·反质》亦载,文大略同。

【今译】 晏子名婴,春秋时人,任齐相。他患病将死,写好遗言藏在堂前楹柱之内,对妻子说:“藏在楹柱里的是遗言,等儿子长大后给他看。”

【释义】 后以此典指先人遗言; 也用以借指藏书。

【典形】 晏相楹书、晏子楹、楹前凿柱、楹书、楹语、凿楹。

【示例】

〔晏相楹书〕 清·张穆《百字令》:“晏相楹书,兖师灯火,自有无穷事。”

〔晏子楹〕 唐·李商隐《五言述德抒情诗》:“经出宣尼壁,书留晏子楹。”

〔楹前凿柱〕 北周·庾信《周大将军司马裔神道碑》:“楹前凿柱,即取遗书; 石上开松,仍求故剑。”

〔楹书〕 唐·杨炯《大周明威将军梁公神道碑》:“仰庭礼而不违,睹楹书而增慕。”

〔楹语〕 清·顾炎武《次耕书来言时贵有求》:“儿从死父传楹语,帝遣生徒受壁经。”

〔凿楹〕 北周·庾信《周车骑大将军贺娄公神道碑》:“寒关树直,秋塞云平,剑埋合柱,书藏凿楹。”


猜你喜欢

  • 道广

    同“太丘道”。清赵翼《哭座主观总宪补亭先生》诗:“道广几为陈寔累,名高争御李膺游。”

  • 昴星

    参见:昴降【词语昴星】   汉语大词典:昴星

  • 范氏麦舟

    宋惠洪《冷斋夜话》卷十载:宋范仲淹子纯仁(字尧夫)往苏州运麦,途遇石延年(字曼卿),知其无资葬亲,乃以麦舟赠之。归家谈及石延年窘况,仲淹曰:“何不以麦舟付之?”父子为善之心相同。后因用“范氏麦舟”为乐

  • 赎鼋

    《太平御览》卷九三二引《唐史》:“韦丹少在东洛,尝至中桥,见数百人喧集水滨,乃渔者网得大鼋,系之桥柱,引颈四顾,有求救之意。丹问曰:‘几钱可赎?’曰:‘五千。’丹曰:‘吾驴值三千,可乎?’曰:‘可。’

  • 陆贾分橐

    同“陆贾分金”。唐李瀚《蒙求》:“二疏散金,陆贾分橐。”【词语陆贾分橐】  成语:陆贾分橐汉语大词典:陆贾分橐

  • 首尾相应

    首尾:即前后。原指作战部队紧密配合,互相接应。后泛指前后互相呼应。出自唐末五代人杜洪、钟传的事迹。杜洪,原为鄂州(今湖北武汉)伶(líng玲)人(即戏剧演员)。钟传,洪州高安(今江西高安)人,原为豫章

  • 丹凤

    源见“木凤衔书”。喻下达诏书的使者。亦指诏书。南朝梁简文帝《汉高庙赛神》:“白云苍梧去,丹凤咸阳来。”明高明《琵琶记.春宴宋园》:“九重天上声名重,紫泥封已传丹凤。”【词语丹凤】   汉语大词典:丹凤

  • 闻韶

    源见“闻韶忘味”。指听帝王之乐或听美好乐曲。唐崔日用《奉和人日重宴大明宫恩赐彩缕人胜应制》:“宸极此时飞圣藻,微臣窃抃预闻《韶》。”宋范仲淹《今乐犹古乐赋》:“听此笙镛,曷异闻《韶》之美;顾兹匏土,宛

  • 蒹葭傍芳树

    同“蒹葭玉树”。唐钱起《寻司勋李郎中不遇》诗:“每恨蒹葭傍芳树,多惭新燕入华堂。”

  • 仁祖弹弦

    《世说新语.容止》:“或以方谢仁祖不乃重者。桓大司马曰:‘诸君莫轻道,仁祖企脚北窗下弹琵琶,故自有天际真人想。’”《俗说》:“谢仁祖为豫州主簿,在桓温阁下。桓闻其善弹筝,便呼之。既至,取筝令弹。谢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