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曾参错见

猜你喜欢

  • 杜鹃啼血

    源见“望帝啼鹃”。指杜鹃鸟的哀鸣。用以形容愁情。唐白居易《琵琶行》:“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主谓 形容鸟类叫声的悲切。唐·白居易《琵琶行》:“其间旦暮闻何物? ~猿哀鸣。”△用于心情方面。

  • 韩凭舞羽

    同“韩凭蛱蝶”。唐 王初《青帝》诗:“韩凭舞羽身犹在,素女霜弦调未残。

  • 纨扇题诗

    源见“班姬咏扇”。喻指妇女色衰失宠的哀怨。亦用以咏白菊无限依依的情态。宋李清照《多丽.咏白菊》词:“似愁凝、汉皋解佩,似泪洒、纨扇题诗。”

  • 葛强池

    源见“山公醉酒”。即习家池。清朱彝尊《送陈四处士再入楚》诗:“凿井便为王粲宅,行歌随处葛强池。”

  • 削草

    古代大臣在封事奏上后,往往销毁上疏的草稿,防止泄露。典出《汉书·孔光传》。孔光(前65-后5年)字子夏,鲁国(今山东曲阜)人,是孔子十四世孙。汉成帝时为博士、尚书令,后任御史大夫、丞相等职。孔光担任朝

  • 子卿白首

    源见“苏武节”。指久困匈奴的苏武黑发尽白。亦比喻谪居荒远边地的老臣。宋苏轼《和陶答庞参军》之五:“子卿白首,当还西京;辽东万里,亦归管宁。”

  • 九仞一篑

    源见“功亏一篑”。指完成业绩最后的努力。明张煌言《上延平王启》:“九仞一篑,殿下宁不自爱乎?”见“九仞之功,亏于一篑”。明·张煌言《上延平王书》:“~,殿下宁不自爱乎?”【词语九仞一篑】  成语:九仞

  • 两耳垂肩

    《三国志.蜀先主传》:“〔先主〕身长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顾自见其耳。”后因以“两耳垂肩”为富贵之相。鲁迅《伪自由书.文字上的折扣》:“譬如说罢,称赞贵相是‘两耳垂肩’。”【词语两耳垂肩】  成语:两耳

  • 不稼不穑,取禾三百

    稼:种植。穑( ㄙㄜˋ sè ):收割。 不从事农业劳动,却取得稻子三百束之多。 常用以表示对不劳而获者的控诉。语出《诗.魏风.伐檀》:“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宋.孙因《蝗虫辞》:“一筵之

  • 含血噀人

    见“含血喷人”。宋·普济《五灯会元·黄龙新禅师法嗣·崇觉空禅师》:“~,先污其口。百丈野狐,失头狂走。蓦地唤回,打个筋斗。”【词语含血噀人】  成语:含血噀人汉语大词典:含血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