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木兰舟

木兰舟

南朝 梁任昉述异记》卷下:“木兰洲在浔阳江中,多木兰树。昔吴王阖闾植木兰于此,用构宫殿也。七里洲中,有鲁般刻木兰为舟,舟至今在洲中。诗家云木兰舟,出于此。”后因以“木兰舟”为船的美称。唐罗隐《秋晓寄友人》诗:“更见南来钓翁说,醉吟还上木兰舟。”


【典源】 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下:“木兰舟在浔阳江中,多木兰树。昔吴王阖闾植木兰于此,用构宫殿也。七里洲中,有鲁班刻木兰为舟,舟至今在洲中。诗家云木兰舟,出于此。”

【今译】 古代浔阳江一带有许多木兰树,传说为春秋时吴王阖闾所种,取其木材用以建筑宫殿。江上七里洲中,有传说为鲁班所刻的木兰舟。

【释义】后以此典用作舟船的美称。

【典形】 刳兰、兰楫、兰桡、兰艇、兰枻、兰棹、兰舟、木兰船、木兰桡、木兰舟、木兰双桨、木兰艇子、木兰之枻、木兰楫。

【示例】

〔刳兰〕 唐·皮日休《奉和添酒中六咏·酒船》:“剡桂复刳兰,陶陶任行乐。”

〔兰楫〕 金·吴激《风流子》:“念兰楫嫩漪,向吴南浦; 杏花微雨,窥宋东墙。”

〔兰桡〕 唐·刘禹锡《采菱行》:“争多逐胜纷相向,时转兰桡破轻浪。”

〔兰艇〕 宋·高观国《祝英台近·荷花》:“波面澄霞,兰艇采香去。有人水浅香裙,相招晚醉。”

〔兰枻〕 清·赵执信《平望舟中长句》:“桂棹兰枻肯我延,饱看湖月秋中圆。”

〔兰棹〕 唐·骆宾王《扬州看竞渡序》:“夏日江干,驾言临眺,于是桂舟始泛,兰棹初游。”

〔兰舟〕 元·周景《水龙吟》:“况江程渐短,别期渐紧,须重把兰舟系。”

〔木兰船〕 宋·欧阳修《浣溪沙》:“红粉佳人白玉杯,木兰船稳棹歌催,绿荷风里笑声来。”

〔木兰桡〕 南朝陈·江总 《乌栖曲》:“桃花春水木兰桡,金羁翠盖聚河桥。”

〔木兰舟〕 唐·马戴《楚江怀古》:“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


【词语木兰舟】   汉语词典:木兰舟

猜你喜欢

  • 流觞曲水

    《世说新语.企羡》:“王右军得人以《兰亭集序》方《金谷诗序》”梁.刘孝标注引王羲之《临河叙》:“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

  • 老莱衣

    源见“老莱娱亲”。老莱子娱亲所穿的小儿彩衣。后用以表示对父母的孝养。唐杜甫《送韩十四江东觐省》诗:“兵革不见老莱衣,叹息人间万事非。”【词语老莱衣】   汉语大词典:老莱衣

  • 上书梁狱

    同“梁狱上书”。清吴兆骞《感怀诗呈家大人》:“授简圜扇思夏胜,上书梁狱泣邹阳。”

  • 奏牍三千

    同“三千牍”。宋张耒《读孙巨源经纬集》诗:“等闲咳唾烂成文,奏牍三千世共珍。”

  • 卢生梦

    源见“黄粱梦”。幻梦。喻虚幻的富贵荣华。清赵翼《闲民》诗:“敢希孔庙庑间肉,犹是卢生梦里身。”

  • 自同寒蝉

    《后汉书.杜密传》:“杜密字周甫,颍川阳城人也。……征,三迁太山太守、北海相。……后密去官还家,每谒守令,多所陈讬。同郡刘胜,亦自蜀郡告归乡里,闭门扫轨(注:扫灭车迹,意思是绝断交游),无所干及。太守

  • 墨子悲染丝

    《墨子.所染》:“子墨子(墨翟)言,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按,《淮南子.说林训》谓:“墨子见练丝而泣之,为其可以黄,可

  • 五鼓之歌

    《晋书.邓攸传》:“邓攸,元帝时为吴郡太守。政刑清明,百姓欢悦。后称疾去,百姓数千人留牵攸船,不得进。攸乃少停,夜中发去。吴人歌云:‘紞如打五鼓,鸡鸣天欲曙,邓攸挽不留,谢令推不去。’”后因以“五鼓之

  • 袒胸露体

    见“袒裼裸裎”。胡万春《骨肉》:“住在我家附近的高老板,更是悠闲自在,还~地喝酒,我一看见他就讨厌。”

  • 寒耕暑耘

    冬耕地,夏锄草。泛指做各种农活。《管子.乘马数》:“使农夫寒耕暑耘,力归于上,女勤于纤微,而织归于府。”亦作“寒耕热耘”。《孔子家语.屈节》:“使人以让宓子曰:‘民寒耕热耘曾不得食,岂不哀哉!’”《书